指大、小肠。《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小肠者,受盛之腑也。号监仓吏。”卷十八:“大肠者,为行道传写之腑也。号监仓掾。”
病证名。《太平圣惠方》:“中马毒,其状腹痛,吐下青黄白色,水谷解离”。《千金要方》:“儿卒中,马来闻马鸣,马上衣服,马汗气臭,皆令人中忤。”故又名中马忤。
【介绍】:明代医家。字澄甫。原籍歙县(今安徽歙县)人,迁居钱塘。世医出身,万历年间(1573~1619年)浙江疾疫流行,随父吴意(道川)行医,活人甚众。晚年编述其父著述,成《痘科切要》、《儿科方要》等
经外奇穴别名。见《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即穿鼻。见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即桑寄生,详该条。
病证名。《疡医大全》卷十四:“剪口疮又名夹口疮,脾热者多患此。亦有父母遗毒小儿口角色白生疮,久而不愈。”治宜清热解毒。可选用清胃散、凉膈散等加减。参见口吻疮条。
指相对热灸而言,称不用任何热源进行灸治的方法为冷灸,如药物发泡灸等。
病名。即生于肘部上端的肿瘤。见清·高梅溪《外科图说》卷三。
病名。见《喉科秘旨》卷下。指雀舌之发于右者。详雀舌条。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