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病名。《素问·四时刺逆从论》:“阳明有余,病脉痹,身时热;不足病心痹;滑则病心风疝。”《类经》卷十七:“滑则燥热生风,热则主于心也,故为心风疝。”参见风疝条。
【介绍】:见吴篪条。
病名。赵贞观《绛雪丹书》:“凡妇人阴户中生虫生疮,名曰蚀疮。”详阴蚀条。
见《陕西草药》。为苦荞头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上。即油风。详该条。
疮疹病因之一。出《斑疹萃英·疮疹标本》。亦名秽毒。凡疮疹乃五脏毒,其出归一证。肝水疱,肺脓疮,心斑,脾疹,惟肾不食秽毒,而无诸证。
见《四川中药志》为鸡肫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张氏医通》卷十六。即人参养胃汤,见该条。
出《闽书》。为鹿角菜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范汪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