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内陷

内陷

病邪深入所导致的一类逆证。①邪气亢盛,正气不能驱邪外出,邪气因而迅速深入营分血分的病理过程。多见于急性热病麻疹等。《温热经纬》:“病在卫分,……以邪从气分下行为顺,邪入营分内陷为逆也”。故防治措施均须透邪外出。②伤寒表证未罢,而误下之,遂成结胸或痞证。亦属表邪内陷。③专指疮毒内陷的危重症候。出《外科大成》卷一。参见三陷条。

猜你喜欢

  • 辟雍

    名词。出《洞玄子》。指大阴唇。

  • 升提汤

    《傅青主女科》卷上方。熟地黄、巴戟天(盐水浸)、白术(土炒)各一两,人参、生黄芪各五钱,山茱萸肉三钱,枸杞子二钱,柴胡五分。水煎服。治妇人脾肾两虚不孕,饮食少思,胸膈满闷,倦怠思睡者。

  • 肝盛

    即肝气盛。详该条。

  • 鸡子白皮

    出唐·孟诜《必效方》。为凤凰衣之别名,详该条。

  • 舒舌

    也称弄舌。舌头伸长。是舌的筋肌弛纵,肌张力减弱所致。舌觉热胀,常欲伸出口外,是心有痰热;若舌舒宽而麻木不仁,是气虚证。参见吐弄舌条。

  • 中指同身寸

    指寸法之一种。是以患者本人中指第一、二指节横纹桡侧端间距离为1寸量取穴位,故名。《太平圣惠方》:“今取男左女右手,中指第二节内度两横纹,相去为一寸。”适用于四肢直寸与背部横寸取穴。

  • 巨针

    针具名。《灵枢·热病》:“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现代巨针多用不锈钢制造,形与毫针相似,针身较粗而长。用于治疗偏瘫,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 胎前阴痒

    病证名。见《女科指归》。即妊娠阴痒。详该条。

  • 揿针

    见皮内针条。

  • 脾之大络

    十五络脉之一。《灵枢·经脉》:“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脉从渊腋穴(胆经)下三寸的大包穴处分出,散布在胸胁部。本脉发生病变,实则浑身尽痛;虚则全身关节松弛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