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安徽中草药》。为脱力草之别名,详该条。
指外感热病不按六经次序传变所出现的证候。《此事难知·太阳六传》:“太阳传少阳胆木者,名曰越经传。”越经传有多种传入途径。《医学心悟·伤寒纲领》:“亦有越经传者,如寒邪初客太阳,有不传阳明而径传少阳者,
见《陕甘宁青中草药选》。为通经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两种性能相类的药物同用,以互相增强作用。如知母配黄柏。
【介绍】:见江考卿条。
《时病论》卷四方。煨石膏四钱,滑石、茯苓各三钱,制半夏一钱,东洋参(或西洋参)、麦门冬各二钱,甘草六分。加粳米一撮为引,水煎服。治暑热盛极,元气受伤。
①古代统称治病的药物为“毒药”。《素问·移精变气论》:“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素问·藏气法时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②现代指药性剧烈,有毒、副作用,能导致中毒的药
【介绍】:唐代外科医家。撰《痈疽论》2卷。
见《食疗本草》。即榆实,详该条。
病名。见《中国医学大辞典》。即蛇腹疔。证治见指疗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