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利膈丸

利膈丸

医学发明》卷一:利膈丸

药方名称利膈丸

别名人参利膈丸(《卫生宝鉴》卷十三)。

处方木香21克槟榔23克厚朴(姜制)60克人参藿香当归甘草枳实(麸炒)各30克大黄(酒浸,焙)60克

制法上为细末,滴水和丸,或少用蒸饼亦可,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胸中不利,痰嗽喘满;脾胃壅滞,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食后诸饮下。

摘录医学发明》卷一

儒门事亲》卷十二:利膈丸

药方名称利膈丸

处方牵牛120克(生)槐角子30克(炒)木香30克青皮30克 皂角(去皮,酥炙)半夏(洗)各60克

制法上药研细末,生姜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痰阻气滞,喘满咳嗽,脘痞腹胀,二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用白开水送下。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脉因证治》卷下:利膈丸

药方名称利膈丸

处方黄芩(生)1两,黄芩(炒)1两,黄连5钱,南星5钱,半夏5钱,枳壳3钱,陈皮3钱,白术2钱,白矾5分,泽泻5钱,神曲(炒)。

功能主治除痰利膈。主痞证。

用法用量方中神曲用量原缺。

摘录脉因证治》卷下

圣济总录》卷一五六:利膈丸

药方名称利膈丸

处方半夏3两(汤洗7遍去滑,为细末,生姜汁和作饼子,焙干用),前胡(去芦头)1两,赤茯苓(去黑皮)、槟榔(锉碎)、百合、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干)、诃黎勒(煨,去核)、桔梗(炒)、枳壳(去瓤,麸炒微黄)、人参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妊娠痰饮,呕逆恶心。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食后温生姜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幼幼新书》卷十六引《保生信效方》:利膈丸

药方名称利膈丸

处方黑牵牛4两(半生半熟),青橘皮(去白)半两,槐角子半两,皂角(不蛀、肥者,去皮子,涂酥炙)2两,齐州半夏(汤浸洗7次,切,焙)1两。

制法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人、小儿风盛痰实,喘满咳嗽,风气上攻。

用法用量每服15丸;要疏风痰,加至30-40丸。小儿风涎痰热,可作小丸,量多少与之。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六引《保生信效方》

圣济总录》卷六十三:利膈丸

药方名称利膈丸

处方槟榔(锉)2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2两,牵牛子(微炒)4两,木香半两,干姜(炮)1分,枳壳(去瓤,麸炒黄色)2两,半夏(汤浸7遍,焙)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调正气,利心胸,行壅滞。主留饮。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临卧温生姜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三

《博济》卷二:利膈丸

药方名称利膈丸

处方牵牛子4两(一半生,一半熟),不蛀皂角(涂酥,炙令香熟)2两。

制法上为末,以生姜自然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三焦不顺,胸膈壅塞,头昏目眩,涕唾痰涎,精神不爽。

用法用量每服20丸,荆芥、姜汤送下。

摘录《博济》卷二

圣济总录》卷六十三:利膈丸

药方名称利膈丸

处方牵牛子(微炒)4两,皂荚(去皮,酥炙)4两,白矾(烧令汁枯)1两,半夏(汤洗去滑7遍)2两,葶苈子(隔纸炒)2两,丹砂(研)1两,铅白霜1两。

制法上为末,生姜自然汁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痰癖,胸膈不快。

用法用量每服15丸,食后荆芥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三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吉林方):利膈丸

药方名称利膈丸

处方制野军4两,槟榔4两,莱菔4两,木香2两,茅术2两,陈皮2两,厚朴2两,果仁2两,枳壳2两,砂仁2两,山楂2两,神曲2两,麦芽2两,桔梗2两,青皮2两,藿香2两,甘草2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2钱1分。

功能主治开瘀顺气,消食化痰。主肝瘀胃热,发为结胸,胸脘疼痛,咯气食少,肝气横逆,闭塞于胸,胸胁串疼,气促息急,湿蕴脾肺,痰如蛋清,漉漉有声,气喘咳嗽;食积结滞,中脘胀硬,大便闭塞,嘈杂吞酸。

用法用量每服1丸,日2次。

注意忌食辛辣、油腻物。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吉林方)

猜你喜欢

  • 必效煎

    药方名称必效煎处方干姜4钱,粟壳(蜜炙)8钱,地榆3钱,甘草3钱,白芍(炒)3钱,黑豆(炒)1两半。功能主治痢疾,脓血日夜不息,里急后重,及噤口恶痢,百药不效者。用法用量分4剂,水1钟半,煎7分,食远

  • 完舌围药

    药方名称完舌围药处方芥菜子。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舌缩不能言。用法用量以醋调敷颈项下。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一

  • 鳖甲常山酒

    药方名称鳖甲常山酒处方鳖甲(去裙襕,醋炙)1分,淡竹叶1两,常山3分,甘草(炙,锉)3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疟,先寒战,寒解即壮热。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酒半盏浸药,盖于地上1宿,次日添水1盏,煎至

  • 菊睛圆

    药方名称菊睛圆处方枸杞子三两,巴戟(去心)一两,甘菊花(拣)四两,苁蓉(酒浸.去皮.炒.切.焙)二两。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肝肾不足,眼目昏暗,瞻视不明,茫茫漠漠,常见黑花,多有

  • 人参竹叶汤

    药方名称人参竹叶汤处方人参谈竹叶炙甘草麦门冬栀子黄连黄芩功能主治治上消。多饮少食,大便如常,小便频多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征治汇补》卷五

  • 返正汤

    药方名称返正汤处方当归2钱,茯苓2钱,白术1钱,炮姜5分,葛根2钱,广皮1钱,半夏1钱5分,贝母2钱,砂仁1钱,青皮1钱。功能主治大疟在腑,3日1作者。摘录《医醇剩义》卷三

  • 肠覃汤

    药方名称肠覃汤处方柴胡、当归、赤芍、白术、枳实、丹参、昆布、薏苡仁、三棱、莪术、益母草。功能主治痰湿症瘕(肠覃),腹部肿块,多以下腹部一侧向上增大,呈球形,可移动,无触痛。摘录《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 莲子六一汤

    药方名称莲子六一汤别名甘莲散处方石莲肉(连心)6两,甘草(炙)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心热,小便赤浊。用法用量甘莲散《仙拈集》卷二。本方方名,《医统》引作“莲子六一散”。摘录《直指》卷十

  • 和膈散

    药方名称和膈散处方柴胡1钱,白芍1两,生地5钱,玄参3钱,麦冬2钱,茯苓2钱,竹茹1团,芥子1钱。功能主治补水济木。主冬月伤寒,至5-6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或呕或吐,或渴或不渴,或烦或不烦,已用小

  • 当归黄耆饮

    药方名称当归黄耆饮处方当归白芍黄耆人参各6克升麻1.5克制法上药细切。功能主治主产后阴脱。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未收再服。摘录《医学正传》卷七引《产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