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午后嗽

午后嗽

病证名。指咳嗽午后发作者。亦称劳嗽。为阴虚所致。《明医杂著》卷二:“午后嗽者,属阴虚,即劳嗽也,宜补阴降火。……愚按前症,属肾气亏损,火炎水涸,或津液涌而为痰者,乃真脏为患也。须用六味地黄丸肾水,滋化源为主,以补中益气汤脾土、生肺肾为佐。”《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论》:“午后咳,痰黑粘滞,阴虚火动也,宜六味作汤,加止嗽药。”或知柏四物汤等方。参劳嗽、夜嗽、咳嗽条。

猜你喜欢

  • 牛尾七

    见《陕西中草药》。为竹根七之别名,详该条。

  • 断谷

    即辟谷。见该条。

  • 偏肾

    症名。即单侧阴囊肿大的病证。明·周慎斋《慎斋遗书》卷九:“疝偏于左右名偏肾。”

  • 芹菜

    ①出《尔雅·郭璞注》。即水芹。②出《名医别录》。即旱芹。各详该条。

  • 四叶对

    见《安徽药材》。为银线草之别名,详该条。

  • 血分瘀热

    ①瘀,指瘀积。热邪瘀积于血分。②瘀,指瘀血。因热邪深陷营血分,阻滞血络而夹瘀;或本有积瘀,久而夹热,均可致瘀热互结。

  • 体骨

    经外奇穴名。《奇效良方》:“体骨四穴,在梁丘两傍各开一寸五分,两足共四穴,治腿疼,可灸二七壮。”《针灸大成》名髋骨。

  • 鼻涕虫

    见《本草纲目》。为蛞蝓之别名,详该条。

  • 气水

    古病名。十水之一。《中藏经·论水肿脉证生死候》:“气水者,其根在大肠,其状乍来乍去,乍盛乍衰者是也。此良由上下不通,关窍不利,气血痞格,阴阳不调而致之也。”参见十水条。

  • 肾蒸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