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又称梦遗。详该条。
见《山西中草药》。为五灵脂之简称,详该条。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即蚕豆壳,详该条。
证名。指鼻孔色黑如涂烟煤的症象。《世补斋医书后集·广温热论》:“温证鼻如烟煤者,邪热燥热也。”可见于温病、温毒、疫痢等证。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婆婆指甲菜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铃医条。
【介绍】:明末医家。字德基。休宁(今安徽休宁)人。生活于十七世纪,学医于名医李士材,曾旅游于江苏等十余地,博览医书,医术颇精。撰有《简易方论》等书行世。
见《本草纲目》。为金樱子之别名,详该条。
俗称穴道。《内经》名腧(俞、输)、气穴。《针灸甲乙经》又名孔穴。即腧穴。俞有输注的含义,穴有空隙的意思。为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处所。它通过经络与脏腑密切相关,可反应各脏腑生理或病理的变化,也可接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六。即蛭食,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