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厚朴温中汤

厚朴温中汤

内外伤辨》卷上:厚朴温中汤

药方名称厚朴温中汤

处方厚朴(姜制)橘皮(去白)各30克甘草(炙)草豆蔻茯苓(去皮)木香各15克干姜2.1克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温中理气,燥湿除满。治脾胃虚寒,心腹胀满,及秋冬客寒犯胃,时作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一切冷物。

备注方中厚朴理气燥湿,消胀除满3草豆蔻干姜生姜温中散寒;木香陈皮行气宽中;甘草茯苓健脾渗湿。诸药合用,共成温中理气,燥湿除满之功。

摘录内外伤辨》卷上

医学传灯》卷上:厚朴温中汤

药方名称厚朴温中汤

处方厚朴杏仁半夏枳壳桔梗炮姜甘草藿香香茹陈皮

功能主治中暑,脉沉细缓。

摘录医学传灯》卷上

明医指掌》卷五:厚朴温中汤

药方名称厚朴温中汤

处方厚朴(姜炒)8分,干姜7分,甘草(炒)6分,木香5分,陈皮8分,茯苓8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脾胃虚冷,心腹胀满疼痛。

用法用量生姜3片,大枣2个,水2钟,煎8分服。

摘录明医指掌》卷五

内外伤辨》卷中:厚朴温中汤

药方名称厚朴温中汤

处方厚朴(姜制)1两,橘皮(去白)1两,甘草(炙)5钱,草豆蔻仁5钱,茯苓(去皮)5钱,木香5钱,干姜7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主脾胃虚寒,心腹胀满,及秋冬客寒犯胃,时作疼痛。脾胃着寒停食。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方类聚》引作“厚朴汤”,无草豆蔻仁、木香

各家论述《成方便读》:夫寒邪之伤人也,为无形之邪,若无有形之痰、血、食积互结,则亦不过为痞满、为呕吐,即疼痛亦不致拒按也,故以厚朴温中散满者为君;凡人之气,得寒则凝而行迟,故以木香、草蔻之芳香辛烈,入脾脏以行诸气;脾恶湿,故用干姜陈皮以燥之,茯苓以渗之;脾欲缓,故以甘草缓之;加生姜者,取其温中散逆除呕也。以上诸药,皆入脾胃,不特可以温中,且能散表,用之贵得其宜耳。

摘录内外伤辨》卷中

猜你喜欢

  • 二十四味轻脚丸

    药方名称二十四味轻脚丸处方当归(酒浸,晒)1两,川芎1两,萆薢(盐水煮干)1两,羌活1两,杜仲(姜制,炒)1两,石楠叶1两,薏苡仁1两,大鸡心槟榔1两,华阴细辛1两,枳壳1两,苍术(炒)3分,五加皮3

  • 二冬汤

    《医学心悟》卷三:二冬汤药方名称二冬汤处方天冬(去心)6克麦冬(去心)9克 花粉3克黄芩3克知母3克甘草1.5克人参1.5克功能主治养阴润肺,生津止渴。主上消,口渴多饮。用法用量加荷叶3克,水煎服。摘

  • 定喘丸

    《金匮翼》卷七:定喘丸药方名称定喘丸处方人参2钱半,南星2钱,半夏2钱,苦葶苈5钱。制法上为末,生姜自然汁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虚人痰多咳嗽,胸满气逆,行坐无时,连年不已。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

  • 固牙散

    《经验各种秘方辑要》:固牙散药方名称固牙散处方骨碎补1两,生大黄1两,熟大黄1两,生石膏1两,厚杜仲1两,生明矾5钱,熟枯矾5钱,全当归5钱,食盐1两,青盐1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固齿。主风火虫牙

  • 黄芩五味散

    药方名称黄芩五味散处方黄芩黄连黄柏各15克黄耆12克龙骨18克制法上药捣筛为散。功能主治治水痢,心腹甚痛,饮食无妨,但食后即痢,多食多下,少食少下。用法用量每次用4克,以温开水送下,日二服。渐加至8~

  • 金竹衣麦门冬汤

    药方名称金竹衣麦门冬汤处方金竹衣(取竹内衣膜,鲜者)1钱,竹茹弹子大1丸(即金竹青皮也,割取之),竹沥(即取金竹者)、麦冬2钱,甘草5分,橘红5分,茯苓1钱,桔梗1钱,杏仁7枚(去皮尖,研)。功能主治

  • 白蓝脂方

    药方名称白蓝脂方处方白蓝(即白蔹)1分,白矾1分(烧),石脂1分,杏仁半分(去尖皮)。制法上药治下筛。功能主治面黑似土,皯靤。用法用量鸡子和,夜涂面,明旦以井花水洗之。摘录《外台》卷三十二引《古今录验

  • 白蔹薄贴

    药方名称白蔹薄贴处方白蔹、当归、芍药、大黄、莽草、芎藭各等分。制法上药治下筛,下鸡子黄和如泥。功能主治痈肿。用法用量涂布上,随大小贴之,燥则易。摘录《外台》卷二十四引《删繁方》

  • 灵应必消散

    药方名称灵应必消散别名灵应必效散处方草乌5钱,川乌5钱,白芷5钱,花椒1钱,山奈3钱,麝香4分,贝母3钱,大黄3钱,蟾酥1钱(晒研)。制法上为细末,和匀,再研极细,瓷瓶收贮。功能主治一切痰核,无名肿毒

  • 疳积饼

    药方名称疳积饼处方青皮(去瓤)5钱,陈皮5钱,山楂肉5钱,神曲(炒)5钱,麦芽(炒)5钱,砂仁(炒)4钱,白术(去芦)6钱,三棱(煨)5钱,莪术(煨)5钱,木香5钱,槟榔4钱,甘草(炙)4钱,小茴(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