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脉名。即手阳明经。马王堆汉墓帛书载:“臂阳明脉:出中指间,循骨上兼(廉),出臑□□上,奏(凑)(枕),之口。其病:病齿痛,□□□□。诸病此物者,皆灸臂阳明脉。”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苍耳子之简称,详该条。
病名。见《疡医准绳》卷三。即眉疽,见该条。
①经穴名。代号HT6。出《备急千金要方》。《针灸甲乙经》名手少阴郄。《外台秘要》作少阴郄。属手少阴心经。手少阴之郄穴。位于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处。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为
病证名。①指惊风得之于母腹,生下百日内,因有所犯,引动其疾,发为抽搐者(《小儿卫生总微论方》)。②抽搐时牙关紧闭,口吐痰涎者为“真搐”(《东医宝鉴》)。③抽搐虽定,而神气昏闷者。(清·许宣治《许氏幼科
肾属水,肝属木。根据五行的滋生制约关系,水不涵木,即肾阴虚不能滋养肝木,出现肝阴不足,虚风内动的病症。表现为低热、眩晕、耳鸣、耳聋、腰酸、遗精、口干咽燥、手足蠕动,甚则抽掣等。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八十九。即髌骨脱位。详脚膝出臼条。
①《增补万病回春》卷五方。当归尾、川芎、赤芍药、生地黄、黄连、黄芩、栀子、石膏、连翘、防风、荆芥、薄荷、羌活、蔓荆子、菊花、白蒺藜、草决明、桔梗、甘草各等分。为粗末,水煎,食后服。治风热犯目,赤肿疼痛
【介绍】:宋代人。善养生。著《寿者传》三卷。
推拿的一种。将意气集定于手指(主要为拇指),然后在经络穴位上施用手法以治疗疾病。主要应用的手法是一指禅推法,此外还有、拿、按、摩、揉、捻、缠、搓、抹、摇、抖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