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真阴相对而言。即肾阳。详该条。
证候名。《备急千金要方》:“膀胱寒,小便数,漏精稠厚如米白泔。”
病证名。出《经效产宝》。即子淋。详该条。
见《圣济总录》。即灯心草,详该条。
古人以一日一夜划分四季。脾脏居中属土,土旺于四季,日乘四季,指出现于一日之中的四季,即辰、戌、丑、未时。《素问·三部九候论》:“其脉乍疏乍数,乍迟乍疾者,日乘四季死”。王冰注:“乍疏乍数,乍迟乍疾,脾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地仓。见该条。
见《滇南本草》。为瓠子之别名,详该条。
指脉络之横斜者。《素问·刺疟篇》:“刺足阳明太阴横脉出血。”
病名。鼻息肉的另一名称。《儒门事亲》卷十五:“治鼻中肉蝼蛄;赤龙爪、苦丁香,以上各三十个。苦葫芦子、麝香少许。右为末,用纸捻子,点药末点之。”
为临床科目之一。见《冷庐医话》。系专论治耳部疾患者。此外,清初在江苏省苏州市养育巷水泼汾桥,曾有专门从事耳科的中医。至今尚有后裔在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