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灵枢·经脉》。多由肝肾血虚,阴血不能濡养毛发所致。其证毛发枯燥不润泽。治宜滋阴养血,佐以清热。内服四物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指妊娠期不时胎动下坠,腰痠腹痛,或兼见阴道少量流血。多由气虚、血虚、肾虚、血热、外伤等因,致使冲任不固,不能摄血养胎所致。气虚者,兼见精神萎靡,少气懒言。宜补气安胎。
见《药材学》。为儿茶之别名,详该条。
指现在症状。《素问·三部九候论》:“必审问其所方病。”
见《江苏药材志》。为茺蔚子之别名,详该条。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榼藤子之简称。详该条。
头部。因头位居于人体之首,故名。《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湿,首如裹。”
由承浆以下至下颔骨下缘的部位。俗称下巴或下巴颏。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廿八:“肝虚不足,为冷热之气所干,故气上冲于目,外复遇风冷所击,冷热相搏,而令睑内结肿,或如杏核大,或如酸枣之状,肿而因风所发,故谓之风肿。”参见目疡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松叶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