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外痈

外痈

病名。见《外科精义》卷上。指生于体表的痈。初起无头,局部红肿热痛,界限分明,根盘收束,易肿、易脓、易溃、易敛。重者可有身热口渴、苔黄、脉数等。治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初起内服仙方活命饮漏芦煮散防风散升麻汤等,重者服仙方救命汤;外用如意金黄散远志膏五龙散敷贴。若未消而脓成,则内服透脓散黄芪内托散;外治则切开引流,脓多用猪蹄汤温洗或以黄柏煎汤外洗,继用二宝丹或五五丹提脓去腐。若成漏者,可用药线引流,脓尽则用生肌散或玉红膏、地黄膏等敷贴。

猜你喜欢

  • 大发药

    见《陆川本草》。为走马胎之别名,详该条。

  • 回浆

    见清·翟良《痘科类编释意》。为痘疮收靥时发热的证候。详收靥条。

  • 董雨若

    【介绍】:见董说条。

  • 关元上

    经外奇穴名。即利尿穴,见该条。

  • 羽叶竹节参

    见《中药志》。为羽叶三七之别名,详该条。

  • 引手

    疮‘疡辨脓方法之一。又名应指。《疡科心得集》卷上:“用手按之,手起而即复者有脓,手起而不复者无脓,此即为引手。”

  • 乌茶子

    见《天宝本草》。为乌桕子之别名,详该条。

  • 苏沈内翰良方

    见苏沈良方条。

  • 淋家

    指素患小便淋沥不尽,尿意频数而量少,排尿时阴茎中作痛的病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

  • 大病后虚汗

    证名。出《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指大病后因体虚而多汗。参病后多汗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