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陆川本草》。为走马胎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翟良《痘科类编释意》。为痘疮收靥时发热的证候。详收靥条。
【介绍】:见董说条。
经外奇穴名。即利尿穴,见该条。
见《中药志》。为羽叶三七之别名,详该条。
疮‘疡辨脓方法之一。又名应指。《疡科心得集》卷上:“用手按之,手起而即复者有脓,手起而不复者无脓,此即为引手。”
见《天宝本草》。为乌桕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苏沈良方条。
指素患小便淋沥不尽,尿意频数而量少,排尿时阴茎中作痛的病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
证名。出《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指大病后因体虚而多汗。参病后多汗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