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大肠虚冷

猜你喜欢

  • 症治要言

    书名。1卷。清·罗定昌撰于1882年。本书仿《伤寒论》体例,分十二经记述疾病症治。各经症治先论脉络,次论病情,后论方药,辨明寒热虚实,再列古今治验、方药及其加减。所列方剂注明出处,但大多录自《伤寒论》

  • 北极

    北方之极,与南极相对。《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朝北极。”

  • 肺喘咳

    病名。见《不居集》卷十五。即肺胀。详该条。

  • 目瘴

    病证名。出《灵枢·热病》。瘴,引纵也。谓宜近而引之远,宜远而引之近,皆为牵掣也。此处指目牵动感。

  • 蒲栗子

    见苏州医学院等《中草药手册》。为胡颓子之别名,详该条。

  • 鬼疙草

    见《河南中草药手册》。为鹿角草之别名,详该条。

  • 删注脉诀规正

    脉学著作。简称《脉诀规正》。2卷。清·沈镜编撰。刊于1693年。本书据高阳生《脉诀》予以删订加注,前有内景真传图说、脏腑十二官、四时五脏平脉、邪脉图、背部五脏之腧图说等;下卷并将《濒湖脉学》、奇经八脉

  • 丝瓜网

    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即丝瓜络,详该条。

  • 朱蘧(qú 瞿)庵

    【介绍】:见朱天璧条。

  • 耳轮赤烂

    病证名。即耳烂。《疡医大全》卷十三:“耳轮赤烂,桑、枣、槐、柳、桃嫩枝摘来煎汤,日洗三次。又方:贝母、轻粉研匀干掺。”参见月蚀疮、旋耳疮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