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茴香
出《卫生杂兴》。为八角茴香之别名,详该条。
出《卫生杂兴》。为八角茴香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王芳林《临床实用痔漏学》。即管道通过肛门括约肌或肛管直肠环上下而深达直肠的内外瘘。宜挂线疗法或配合手术治疗。
证名。见《张氏医通·胁痛》。指由积滞导致的胁痛。多由饮食不节,食滞内停,气机壅阻所致。临床表现为胁肋疼痛,肋下有条状扛起,胸闷不舒,恶心,食欲减退,其脉多滑,亦可见胁痛连脘,恶寒发热等症。治宜消导去积
书名。1册。赵荩臣撰于1929年。书中对于党参的命名、植物学科属、药材名称、与人参的区别、产地、种植法、形态、采集、生药、解剖成分、医疗应用,禁忌、制剂等作了介绍。并附原植物的彩图,可供研究党参的参考
【介绍】:见王之政条。
出《本草经集注》。即大豆黄卷,详该条。
又称吞酸、醋咽。《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食后噫醋吞酸,皆宿食证,俗谓之咽酸是也。”详吞酸、吐酸条。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指身体瘦弱而月经量少。多属气血俱虚。治宜气血双补。方用四物汤加人参汤。参见月经过少条。
【生卒】:十五世纪上半叶【介绍】:明代医家。浙江衢县人。世医出身,晚年贯通医术,尤其精于小儿科,医理主要宗钱乙,编成《袖珍小儿方》10卷。
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瞖同翳。即钉翳。详该条。
儿科著作。又名《慈幼筏》。12卷,卷首1卷。明·程云鹏撰。刊于1704年。卷首论保产;卷1论小儿禀赋、脏能、脉候及胎症等;卷2小儿杂证;卷3~6小儿痘疮的辨证及治疗方剂;卷7麻疹、丹毒、惊癎、发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