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四川中药志》。为花叶矮沱沱之别名,详该条。
①《银海精微》卷下方。黄芪、细辛、当归、防风、杏仁、松脂、黄蜡各一两,白芷、麻油各四两。先将蜡油熔化,他药为细末,慢火煎成膏,贴太阳穴。治鹘眼凝睛,外障。②《证治准绳·类方》第四册方。蓖麻子(研)一两
病名。见《圣济总录》卷十三。即肾消、消浊。详该条。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铃兰之别名,详该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绵枣儿之别名,详该条。
同髈。肩膀。胳膊上部靠肩的部分。
病证名。指寒邪直中太阴或邪传太阴寒证。亦称太阴脏证。《通俗伤寒论·伤寒本证》:“邪传太阴脏证,口淡胃钝,呕吐清水,大腹痞满,满而时痛,自利不渴,渴不喜饮,小便短少色白。……此太阳寒邪,直入足太阴脏证也
病名。见《伤科汇纂》卷六。即髋关节脱臼。详胯骨出条。
出《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即阴脏。详该条。
①古代对包括医生在内的各种具有技艺的劳动者的总称。《灵枢·邪气藏府病形》:“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②医生的神、圣、工、巧四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