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失血发热

失血发热

病证名。指失血后的发热。多因阴血亏耗,虚阳偏亢或阳气郁血分不得发越所致。《证治汇补·发热》:“一切吐衄便血,产后崩漏血虚不能配阳,阳亢发热者,治宜养血。然亦有阳虚而阴走者,不可徒事滋阴,所以有生血益气阳生阴长之法。”可选用当归补血汤四物汤圣愈汤等方。《血证论·发热》:“失血家阳气郁于血分之中,则身热郁冒,但头汗出,身热者,火闭于内,而不得达于外故也。但头汗出者,火性炎上,外有所束,则火不能四达,故愈炎上而头汗也。治法宜解其郁,使遍身微汗,则气达于外,而阳不乘阴,热止血亦治矣。此如盛暑遏热,得汗而解,小柴胡汤主之。”参见发热、血虚发热条。

猜你喜欢

  • 口不能言

    症名。指语言发生困难。可由中风及多种疾病导致。《万病回春·中风》:“中经脉者,外无六经之形证,内无便溺之阻隔,肢不能举,口不能言,为在中也。”《杂病源流犀烛·中风源流》:“语言蹇涩……皆由肾脉之气不能

  • 济阴纲目

    妇科著作。明·武之望撰。5卷。刊于1620年。本书是在《女科证治准绳》一书基础上加以整理改编而成。1665年汪淇氏重订为14卷,内容未变,仅加评注,为今之通行本。书中分为调经、经闭、血崩、赤白带下、虚

  • 小叶万年青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吉祥草之别名,详该条。

  • 莫氏锦囊十二种

    丛书名。清·莫熺辑。于清·顺治、康熙年间陆续刊印。计收有《医门约理》、《难经直解》、《脉学入门四言举要》、《濒湖脉学》、《脉诀汇辨》、《脉诀考证》、《本草纲目摘要》、《月令考》、《黄帝阴符经注》、《心

  • 徐叔响

    【介绍】:南北朝时期宋齐间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对针灸、小儿科、本草等均有研究。著有《针灸要钞》、《疗少小百病杂方》、《疗脚弱方杂》、《解寒食散方》、《杂疗方》、《本草病源合药要钞》等,均佚。

  • 络脉

    由经脉分出的网络全身的分支。广义的络脉又包括十五络、络脉及孙络几部分,其中紧连十二正经及任督脉的分支共十四条,加上“脾之大络”合称十五络;由十五络分出的网络全身的分支称络脉,即狭义的络脉;由络脉再分出

  • 皮肤痛

    证名。《灵枢·五邪》:“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多由火邪侵袭肺卫所致。《杂病源流犀烛·筋骨皮肉毛发病源流》:“皮也者,所以包涵肌肉,防卫筋骨者也。……心实之痛,深至肉间,宜导赤散加减;火灼之痛,如欲炙手

  • 赵如葵

    【介绍】:见赵贞观条。

  • 清天河水

    小儿推拿方法名。详天河条。

  • 大泉

    经穴别名。出《千金要方》。即太渊,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