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子夜

猜你喜欢

  • 痧块

    证名。指痧胀刮、放后余毒未尽,留于气分、血分聚结成块作痛。《痧胀玉衡·痧块》:“痧毒留于气分,成气痞痛,留于血分成血块痛,壅于食积阻滞,成食积块痛。盖因刮痧、放痧稍愈,痧毒未尽,不用药以消之之故。施治

  • 穿珠

    病名。骨槽风之别称。详该条。

  • 蒺藜子

    出《神农本草经》。即刺蒺藜,详该条。

  • 骨疳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肾疳。见该条。

  • 经来成块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多因气滞血瘀或血寒凝泣,以致月经来时多含血块。血瘀者,症见小腹痛不可忍而拒按,宜化瘀调经,用延胡索20克,蒲黄15克,五灵脂15克,共为细面,每服10克,酒调服。若寒凝者,

  • 孤拐

    骨名。即足外踝骨。详核骨条。

  • 次指

    即手之第二指。

  • 上鼠疽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上搭手。见该条。

  • 黄果

    出《滇海虞衡志》。为甜橙之别名,详该条。

  • 大泉

    经穴别名。出《千金要方》。即太渊,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