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宋徽宗圣济经

宋徽宗圣济经

圣济经条。

猜你喜欢

  • 养肝

    即柔肝。详该条。

  • 新编医方大成

    见医方大成条。

  • 大肠水

    病证名。浮肿的一种类型。因大肠有病而引起的水肿。由大肠转化失常,气机紊乱,水湿内停,聚散无常所致。临床特征为浮肿,乍虚乍实(水肿时消时肿,时而便溏,时而便秘)。治宜化湿利水,用胃苓汤。

  • 舌蹇(jiǎn 剪)

    证名。又名舌涩。系指舌体转动不灵语言蹇涩之谓。多因脾胃积热,津液灼伤所致。症见舌体卷缩,转动不灵,言语不清。治宜清热生津,治宜导赤散加减。或升麻葛根汤加薄荷、黄芩、枯梗等。若因中风、暑痉之痰阻心窍者,

  • 满口疳蚀

    病证名。又名口疳。“夏季秋热,小儿泄泻,或初愈未愈,满口皆生疳蚀,当有阻塞咽喉致危者。此皆在里湿盛生热,热气蒸灼,津液不生,湿热伤气分。治在上焦,或佐淡渗。世俗常刮西瓜翠衣治疳,取其轻扬渗利也。”(《

  • 腋下穴

    经外奇穴名。《备急千金要方》:“噫哕膈中气闭塞,灸腋下聚毛下附肋宛宛中五十壮。”《类经图翼》列作奇穴,名腋下穴。位于腋中线上,腋窝直下1.5寸处。主治噫哕,胸膈满闷,狐臭;以及肋间神经痛等。斜刺0.3

  • 朱丹山

    【介绍】:清代医家。字载阳。仙居县(今属浙江)人。精于儿科麻症,撰有《麻症集成》(后由王月波参订),采集各家之说,并主张麻症无需切脉,只需察形观色,随症应变,即可决其顺逆吉凶。

  • 急者缓之

    治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对拘急强直之证如口噤项强、手足拘挛等,要使其舒展缓解。例如寒邪侵袭,筋脉拘急,须用温经散寒法以缓之;如因热邪侵袭,热盛动风手足抽搐,须用泻火熄风法。如因肝风内动而见抽搐,

  • 偏身肿胀痧

    痧证之一。《痧胀玉衡·徧身肿胀痧》:“痧者,暑热时疫恶毒之气,攻于里则为痰喘,为血瘀,昏迷沉重,不省人事。若元气壮实,内不受邪,不入于里,即散其毒于肌肤血肉之表,为肿为胀。若误饮热汤热酒,便成大害,此

  • ①异常的、特殊的。如奇病、奇邪。《素问·玉版论要篇》:“奇恒者,言奇病也。”《灵枢·根结》:“奇邪离经,不可胜数。”《临证指南医案》:“倘如情志感触,轻则奇损带淋,重则髓枯蓐损。”②音基(jī)。单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