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宋慈

宋慈

【生卒】:1185~1249

【介绍】:

宋代法医学家。字惠父。建阳(今福建建阳)人。幼年随同乡吴稚(朱熹的弟子)学习,受到唯心主义理学的影响。二十岁入太学,1217年(嘉定十年)中进士,先后任赣州主簿、长汀知县、邵武军和南剑州通判、湖南提刑、广东经略安抚使等职,曾参加镇压南安农民和汀、剑、邵州义军起义。在他管刑狱期间,决事果断,及时处理案件,能惩处违法的贪官污吏。十分重视检验工作。从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掘《内恕录》等法医书籍的精华,结合自己的经验,于1247年(淳祐七年)编成《洗冤录》。书中记有人体解剖、尸体检查、现场检查、鉴定死伤原因以及急救、解毒等内容,是我国历史上现存第一部有系统的司法检验专书,也是世界上较早的法医学专书。曾被译成朝、日、英、德、法、荷等国文字,流传于国际间。

猜你喜欢

  • 舌疔

    病名。《医宗金鉴》卷六十六:“舌疔舌上生紫皰,其形如豆寒热憎。”由心脾火毒所致者,症见舌生紫皰,其形如豆,坚硬而疼痛,并兼发热恶寒。初起宜泻火解毒,用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等加减;或外擦紫雪散,或噙化

  • 叶东卿

    【介绍】:见叶志诜条。

  • 胎前赤白痢

    见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下痢。详该条。

  • 印机草

    医案著作。清·马元仪撰于1713年。本书包括伤寒、杂病、妇科等治案。治疗上着重调和营卫,从气机论治。对病情分析较细致全面。

  • 海薯藤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鲎藤之别名,详该条。

  • 齿黄

    证名。指齿牙不白而作黄色。多因口腔不洁,或胃中湿热熏蒸所致。治宜加强口腔清洁,或糯糠烧灰擦则齿白。

  • 阴阳两虚

    指脏腑阴阳俱虚,或气血俱虚,或肾阴阳俱虚。可因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或阴阳俱损而致。在辨证方面,既有阳虚的见证,又有阴虚的见证。治疗原则应两补阴阳,并根据阴阳虚损的情况,分主次施治。

  • 莲子发

    病名。见《仙传外科秘方》卷九。指生于肩、背部之有头疽状似莲蓬者。即蜂窝发。详该条。

  • 十种丹毒

    古代十种丹毒所起形候。见《证治准绳·本事方》。包括飞灶丹、古灶丹、鬼火丹、天火丹、天灶丹、水丹、葫芦丹、野火丹、胡漏丹和烟火丹。

  • 肾死脏

    肾脏真气已绝的脉象。肾脉当沉而反躁动,轻按之坚实,重按之乱如转丸,尺部更为明显。《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肾死脏,浮之坚,按之乱如转丸,益下入尺中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