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纲目》。即三七,详该条。
见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条。
指脾气衰弱不能升清的病机。多因脾阳虚,中气不足所致。症见面色不华、眩晕、易汗、短气、食少、倦怠、腹胀、便溏或见眼花、视蒙、耳聋、食不知味,舌淡嫩,苔白,脉虚缓等。若因湿浊食滞以致脾气不升,则见头重如蒙
针刺感应的简称,见该条。
见《幼科铁镜》卷五。即生津养血汤,见该条。
病名。指一种神情不宁,有虚幻感觉的病症。多因肝虚邪袭,神魂离散所致。《杂病源流犀烛·不寐多寐源流》:“有神气不宁,每卧则魂魄飞扬,觉身在床而神魂离体,惊悸多魇,通夕不寐者,此名离魂症。由肝藏魂,肝虚邪
即归脾丸,见该条。
出《本草经集注》。即钩藤,详该条。
出《灵枢·经脉》。即髌骨。又名伏兔骨,俗称膝盖骨。
解剖名。见明·邓苑《一草亭目科全书》。即黑睛。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