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山核桃

山核桃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核桃

药材名称山核桃

拼音Shān Hé Tɑo

别名小核桃

来源胡桃科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 Sarg.,以种仁、根皮、果皮入药。

生境分部浙江、江西、贵州、云南。

化学成分种仁含脂肪油及挥发油。外果皮含鞣质。

功能主治种仁润肺滋养,根皮及果皮治皮肤病。

腰痛:山核桃肉(种仁)微炒,黄酒送服。

脚癣:鲜根皮煎汤浸洗。

皮肤癣:鲜外果皮捣取汁擦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山核桃

药材名称山核桃

拼音Shān Hé Tɑo

别名山蟹(《中国树木分类学》),山核(《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出处《浙江中药资源名录》

来源为胡桃科植物山核桃根皮、外果皮、种仁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达30米,髓部实心。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7,对生,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10~18厘米,宽2.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下面有橙黄色鳞片状毛茸;小叶柄极短或几无,花单性,雌雄同株,雄柔荑花序3条成一束,腋生,长10~15厘米;花下有1苞片和2小苞片,花被3~6裂,与苞片贴生,雄蕊3~10;雌花序穗状,直立,花序轴密生腺体,有花2~5朵;雌花有4裂的花被,和子房贴生。果实核果状,核倒卵形或椭圆状卵形,外果皮密生鳞状腺体。成熟时4瓣开裂,长2~2.5厘米。花期3~4月。果期9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麓疏林中或山谷中。分布浙江、安徽、湖南、贵州等地。

功能主治《浙江天目山药植志》:"种仁:滋润补养;微炒;黄洒送服,治腰痛。鲜根皮煎汤浸洗,治脚痔(脚趾缝湿痒)。鲜外果皮捣取汁擦治皮肤癣症。"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梓菌

    药材名称梓菌拼音Zǐ Jūn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硬壳层孔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omes hornodermus Mont.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去掉杂质,切片,晒干备用。原形态

  • 仔榄树

    药材名称仔榄树拼音Zǎi Lǎn Shù别名黄平树、洪达木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仔榄树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unteria zeylanica (Retz.)Ga

  • 沙地娃儿藤

    药材名称沙地娃儿藤别名老虎须来源萝藦科沙地娃儿藤Tylophora arenicola Merr.,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功能主治主治跌打瘀肿,毒蛇咬伤。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白毛藤根

    《中药大辞典》:白毛藤根药材名称白毛藤根拼音Bái Máo Ténɡ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茄科植物白英的根。夏、秋采收。性味①《四川中药志》:"性平

  • 粗叶悬钩子

    《中药大辞典》:粗叶悬钩子药材名称粗叶悬钩子拼音Cū Yè Xuán Gōu Zi别名大叶蛇泡竻、大破布刺、老虎泡、虎掌竻,九月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八月泡、牛尾泡、大

  • 莱菔

    《中药大辞典》:莱菔药材名称莱菔拼音Lái Fú别名荚、芦萉(《尔雅》),芦菔、荠根(《说文》),罗服(《潜夫论》),萝瓝(《汉书》晋灼注),雹葖(《经典释文》),紫菘(《唐本草》

  • 青药

    药材名称青药拼音Qīnɡ Yào别名水白菊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青药的全草。秋季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50厘米,上部被密毛。基生叶丛生,有长柄,叶片披针形或狭椭圆形

  • 硼砂

    《全国中草药汇编》:硼砂药材名称硼砂拼音Pénɡ Shā别名月石来源硼砂矿经精制而成的结晶。炮制矿砂挖出后,溶于沸水中,滤去杂质,滤液放冷后析出结晶,取出干燥。性味甘、咸,凉。功能主治清热,

  • 蓝天草

    药材名称蓝天草拼音Lán Tiān Cǎo别名连天草、小肺经草、叶下青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褐叶线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ysis wrightii(Hook.)Ching[Gymn

  • 菥蓂子

    《中药大辞典》:菥蓂子药材名称菥蓂子拼音Xī Mínɡ Zǐ出处《本经》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菥蓂的种子。5~6月果实成熟时采取全株,打下种子,晒干,扬净。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菥蓂&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