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山葛薯

山葛薯

《中药大辞典》:山葛薯

药材名称山葛薯

拼音Shān Gě Shǔ

别名山萝卜(《南宁市药物志》)。

出处《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韩氏蝶豆块根。4月采。

原形态韩氏蝶豆,又名:立蝶豆、山岗荚、白花蝶豆、假沙葛。

亚灌木状草本,高30~50厘米。具纺锤状块根。茎直立,幼时被紧贴的毛。羽状复叶,具极短的柄;托叶卵状披针形,长5~8毫米,被疏毛,有纵脉纹;小叶3枚,近革质,矩圆形,顶生小叶长7~9厘米或过之,宽2~5.5厘米,两端均略钝或先端具锐尖头,上面秃净,下面被紧贴的银灰色丝毛;小托叶线状锥尖。花腋生,成对或为极短的总状花序;苞片卵形,小苞片卵状矩圆形,均被琉长毛及有线条;萼长15~18毫米,被疏长毛及粉状微毛,具明显的纵脉多条,5裂,裂片披针·形,长尖,长为全萼之半;花冠白色或淡黄色,长约3厘米,旗瓣外被粗毛。荚果具短柄,线状矩圆形,长4~7厘米,秃净,有喙,稍扁平。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于沙土山坡。分布广东、广西。

性味《南宁市药物志》:"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止咳祛痰,消肿拔毒。治老年慢性气管炎,疮肿。

①《南宁市药物志》:"消肿拔毒,杀虫,治毒疮。"

②《广西药植名录》:"解毒,拔脓,消肿,治疮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每日2剂)。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取山岗荚块根3钱,煎服,亦可制成糖浆服用,每日2次,10天为一疗程。共治505例,一疗程后近期控制178例(35.3%),显效146例(28.9%),好转149例(20.6%)。延长疗程,疗效可有所提高。据观察,少数病人在服药后有头晕及腹痛、腹泻等胃肠症状,一般不需处理,可自行消失。治疗过程中曾进行血象检查,发现白细胞有不同程度下降,红细胞总数有所增高,血红蛋白无明显变化。心电图检查提示药物对心肌无损害。服药后呼吸、脉搏有不同程度减慢,心律、心率、血压无明显改变。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山葛薯

药材名称山葛薯

拼音Shān Gě Shǔ

英文名root of Han's pigeonwings

别名山萝卜、十兄弟、山江豆、山岗荚、立蝶豆

出处出自《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韩氏蝶豆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itoria hanceana Hemsl.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挖,除去杂质,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韩氏蝶豆 直立半灌木状草本,高30-50cm。有纺锤状块根。茎圆柱形,幼时被紧贴的毛。叶互生,三出复叶,叶柄极短;托叶卵状披针形,长5-8mm,被疏毛及纵脉纹;小托叶线状锥尖;小叶革质,叶片长圆形,顶端1片长7-9cm或更长,宽2-5.5cm,称端钝,有一小锐尖,基部钝,侧生小叶较小,上面无毛,下面密被紧贴、银灰色丝毛。花成对生于叶腋或成极短的总状花序;苞片卵形,小苞片卵状长圆形,均被疏长毛及条纹;萼膜质管状,长15-18mm,5裂,被疏长毛,裂片披针形,长7-9mm;蝶形花冠,白色或淡黄色,长约3cm,旗瓣外被粗毛;雄蕊10;子房具柄,有多数胚珠,花柱扁平,内弯,沿内面有毛。荚果线状长圆形,长4-7cm,有短柄。花期6-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灌中,少见。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

化学成分根茎含甾醇(sterols),甾体皂甙元,三萜化合物,香豆精(coumarin),鞣质,酚类。

药理作用煎剂对小鼠有镇咳(延缓氨水引咳之时间)及祛痰(酚红法)作用;较高浓度对呼吸道常见致病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性味甘微苦;平

归经肺;心经

功能主治止咳祛痰;消肿拔毒。主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疮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1.《南宁市药物志》:消肿拔毒,杀虫,治毒疮。2.《广西药植名录》:解毒,拔脓,消肿,治疮痈。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土瓜

    《中药大辞典》:土瓜药材名称土瓜拼音Tǔ Guā别名土蛋(《遵义府志》),滇土瓜(《植物名实图考》),山土瓜(《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旋花科植物土瓜的块根。秋季采挖,洗去泥沙,

  • 金刷把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刷把药材名称金刷把拼音Jīn Shuā Bǎ来源地衣类石蕊科石蕊属植物松石蕊Cladonia fallax Abbayes的全株。夏季采收,去杂质晒干。性味苦,平。功能主治镇静,

  • 高山黄华根

    《中药大辞典》:高山黄华根药材名称高山黄华根拼音Gāo Shān Huánɡ Huá Gēn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高山黄华的根。8~9月采挖。性味性寒,味苦,有小毒。

  • 大一面锣

    《中药大辞典》:大一面锣药材名称大一面锣拼音Dà Yī Miàn Luó别名大一面绿(《峨嵋药植》),白毛草(《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大一面

  • 红梗草

    药材名称红梗草拼音Hónɡ Gěnɡ Cǎo别名泽兰、红秆草、红升麻、黄力花、接骨草、大泽兰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异叶泽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patoriumheterophyllum

  • 山兵豆

    药材名称山兵豆来源大戟科山兵豆Phyllanthusreticulatus Poir.,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涩,平。功能主治消炎,收敛,止泻。主治痢疾,肠炎,肠结核,肝炎,肾炎,小儿疳积。用法

  • 万寿菊花

    药材名称万寿菊花拼音Wàn Shòu Jú Huā英文名Flower of Aztec Marigold别名臭芙蓉、金菊、黄菊、红花、柏花、里苦艾、蜂窝菊、金花菊、金鸡菊出处出自《植物名实图考》来源药

  • 铰剪藤

    药材名称铰剪藤拼音Jiǎo Jiǎn Ténɡ英文名Annular Holostemma别名较剪藤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铰剪藤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萝藦

    《全国中草药汇编》:萝藦药材名称萝藦拼音Luó Mò别名白环藤、奶浆藤、天浆壳、婆婆针线包,青小布来源萝藦科萝藦属植物萝藦Metaplexis japonica (Thunb.)M

  • 山飘儿草

    《中药大辞典》:山飘儿草药材名称山飘儿草拼音Shān Piāo ér Cǎo出处《峨嵋药植》来源为龙胆科植物紫红獐牙菜的全草。秋季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一年生直立草本。高30~40厘米。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