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清·程永培《咽喉经验秘传》:“舌红痈,因心经壅热,生于舌上。”色红肿痛,如豆如樱。治宜清心凉血、解毒泻火,可选用犀角地黄汤、导赤散等加减。参见舌痈条。
【介绍】:见张松条。
见《陕西中药志》。为洋金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正义》。为胖大海之别名,详该条。
宋·薛轩《坤元是保》:“产后危证有四:呕吐、盗汗、泻痢、喘息是也。并见者死,仅见者危。”
【介绍】:见郑虔条。
①病名。见《张氏医通·杂门》。详脱营失精条。②见失荣条。
【介绍】:见曹颖甫条。
指患者神识不清,两手向空抓物,同时拇指和食指不断捻动,犹如理线之状。系病情危重,邪盛正虚,或元气将脱的表现。《温疫论·补泻兼施》:“证本应下,耽迟失治,或为缓药因循,火邪壅闭,耗气搏血,精神殆尽,邪火
指孔道。《灵枢·刺节真邪》:“刺邪以手坚按其两鼻窍而疾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