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异经选穴法

猜你喜欢

  • 面焦

    指面部泛现干枯焦黑的病色。出《素问·上古天真论》。多由阳明气衰,气血失荣所致。可见于久病及老衰患者。《医碥·面》:“面焦,胃脉衰。人参、黄芪、甘草、白芍、升麻、葛根、白芷。”

  • 产后四字真言

    古人总结产后调养的四件注意事项。出清·袁于江《生生宝录》。一曰静,二曰淡(咸伤肾后而绝产,酸伤肝行步艰难,煎炒厚味伤脾),三曰乐(乐则血气易和),四曰坐(使血不上攻)。

  • 锉刀草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笔筒草之别名,详该条。

  • 临蓐

    见《张氏医通》卷十。即临产。详该条。

  • 一炷香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毛大丁草之别名,详该条。

  • 脱管锭

    治疗肛门漏管的药锭。见王芳林《临床实用痔漏学》。由白砒一两,乳香五钱,明雄八钱组成。外形如针,插入漏管后可腐蚀漏管促使其脱落。可用于单纯性肛瘘的治疗。

  • 柞子

    见《本草纲目》。为橡实之别名,详该条。

  • 经行下肢瘀血

    病证名。指经前或经期两下肢瘀血,经后即恢复。多因气滞寒凝,瘀血滞于下肢。症见两下肢瘀血,肤色紫暗,重者青筋暴露。下肢发凉,麻木感、或兼肿胀,胸腹胀满,常伴经来腹痛。治宜理气活血,祛寒通络。方用血府逐瘀

  • 风栗壳

    见《广东中药》Ⅱ(生草药部分)。为栗毛球之别名,详该条。

  • 温肾

    又名温水脏、煖水脏。属补阳法之一。即用温性药物补肾助阳。适用于肾阳虚损,命门火衰。症见腰痠膝软、阳痿早泄、自汗怕冷、虚喘耳鸣等。参见补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