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七十二方。煅牡蛎四钱,雄黄二钱。为细末,蜜水调浓,重汤炖温,涂患指,日五、六次。治天蛇毒初起,闷肿无头,色红,痛如火燎。
元代医官职称。系医学提举司之主要官员,只设1人,始设于1272年(至元九年),官阶从五品。
经穴别名。出《太平圣惠方》。即脊中,见该条。
【介绍】:见高士条。
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瞖同翳。即钉翳。详该条。
脉象分类方法的一种。《脉经》载述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等二十四种脉象的形状,称为“二十四脉。”后世增入濡、短、长、牢、疾五脉并减去
经外奇穴名。出《肘后备急方》。位于腰部,取穴时,患者俯卧,垂肘贴身,以两肘尖连线与后正中线交点旁开左右各1寸处。主治霍乱吐泻,心腹痛胀等。艾炷灸3~7壮。近代《腧穴学概论》谓中间一点亦是穴,共3穴。
【介绍】:见严观条。
见《滇南本草》。为玉竹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江民间草药》。为虎杖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