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心下悸

心下悸

证名。①自觉近膻中处悸动不适。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溯源集》卷一:“所谓心下悸也,盖心之下,胃脘之上,鸠尾之间,气海之中,《灵枢》谓膻中为气之海也。”多因阳气虚,水饮内停上凌于心所致。治宜温阳利水,用真武汤桂枝甘草汤茯苓甘草汤等方。②亦指心悸。《张氏医通》卷六:“悸即怔忡之谓。心下惕惕然跳,筑筑然动,怔怔忡忡,本无所惊,自心动而不宁,即所谓悸也。……心下悸有气虚血虚、属饮属火之殊。”参见心悸、怔忡条。

猜你喜欢

  • 心合脉

    五脏与五体相合,心主要是联系脉。《素问·五脏生成篇》:“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类经》:“心生血,血行脉中,故合于脉。”参见心主血脉条。

  • 心痿

    证名。即脉痿。《医宗必读·痿》:“心痿者,脉痿也。”详脉痿条。

  • 顾尚之

    【介绍】:见顾观光条。

  • 秃疮

    病名。出《外台秘要》卷三十二。即白秃疮。见该条。

  • 剑针

    ①器械名。《喉科心法》卷下:“两边亦有锋,铜铁制成。备通脓管之用,取其迅速,痰包亦用此破。”②出《针灸大成》,即铍针。见该条。

  • 武林居士

    【介绍】:见郎简条。

  • 立迟

    五迟之一。小儿周岁以后,不能自己站立的病证。肝主筋,肾主骨,小儿肝肾不足,或哺养失宜,影响筋骨的发育,以致膝盖骨软弱,足胫无力,不能自立。治宜滋补肝肾。用六味地黄丸加枸杞、鹿角胶、当归、白芍之类。

  • 瞳神不正

    证名。即瞳神欹侧。详该条。

  • 灌浆逆证

    痘疮灌浆之时,其色紫黑或灰白,而浆不行者,为枭毒内蕴,锢滞气血,或虚弱不能载毒外出的逆候。此外,痘疮浆未成而腐烂,行浆时痒塌,空壳无浆;或稠密不分颗粒,而复干枯无浆者,均属逆证。宜分清元气盛衰,毒邪之

  • 拧痧

    推拿手法名。即提痧。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