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女科知要》:“孕妇肾气不足,胞脏下压膀胱,不可约束,宜桑螵蛸、益智等为末,米饮调下。膀胱有热者,宜白薇,芍药为末,酒调下,或加味逍遥散。”
病证名。见《审视瑶函》。即目眶岁久赤烂。详该条。
出《产乳集验方》。为蒲蒻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中草药》。为石仙桃之别名,详该条。
由经脉分出的网络全身的分支。广义的络脉又包括十五络、络脉及孙络几部分,其中紧连十二正经及任督脉的分支共十四条,加上“脾之大络”合称十五络;由十五络分出的网络全身的分支称络脉,即狭义的络脉;由络脉再分出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铁苋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治疗大全》。即手丫发。见该条。
见肘后备急方条。
病名。清·何梦瑶《妇科辑要》:“子宫脱出又名子肠不收。”详子宫脱垂条。
《医垒元戎》卷九方。地骨皮、生地黄、石菖蒲、牛膝(酒浸一宿)、远志、菟丝子(酒浸三宿)各等分。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腹温酒或盐汤送下。治鬚鬚早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