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垣食物本草
见食物本草条。
见食物本草条。
【介绍】:宋代人。生平不详。撰有运气著作《天元秘演》10卷,已佚。
水泻的古称。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又称泄注、注下。《圣济总录》卷七十四:“腹胀下利,有如注水之状,谓之注泄,世名水泻。”详水泻条。
消瘦干燥之意。《灵枢·根结》:“皮肉宛膲而弱也。”
见《生草药性备要》。即含羞草,详该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薯莨之别名,详该条。
清·张仲华撰。张氏医案最早整理本名《爱庐方案》,共分76门,一百余案,刊于咸丰年间。1882年柳宝诒从抄本中选录24案,并加按语,编入《柳选四家医案》,改名《爱庐医案》。分内伤杂病、内风、伏气、疫邪、
出《素问·汤液醪醴论》。指驱除郁于体内的水液废物。宛,通郁,即郁结;陈莝,是陈旧的铡碎的草,指人体水液废物。
书名。3卷。清·汪琥撰。约刊于17世纪。本书根据《痘疹金镜录》予以补充修订而成。
同居经。月经按季来潮,故名。见居经条
见《中国医学大辞典》。为猴枣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