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不分卷。徐大椿编释。书成于1759年。徐氏研究《伤寒论》不以六经分类,他认为:“方之治病有定,而病之变迁无定”,遂将《伤寒论》中113方分为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柴胡汤、栀子汤、承气汤、泻心汤
病证名。见王世雄《潜斋医学丛书简效方》。指外阴溃烂。用煅牡蛎、飞滑石、煅蚌蛤、人中白、煅龙骨、冰片,共研末局部上药。参见阴蚀条。
治疗大肠实热所致的痢证、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以及便血诸证的方法。多以清热解毒与凉血或行气药相配合,从而达到清热、去湿、止血、止泻、止痛等目的。常用如白头翁汤、芍药汤等。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十六方。人参、前胡、柴胡各一两,桔梗、半夏、地骨皮,炙甘草各半两。为细末,每服一钱,加生姜二片,水煎服。治小儿寒热往来。
见《浙江中药资源名录》。为鹅脚板之别名,详该条。
同足底。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天葵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素问·脉解篇》。喑,瘖之异体字。即瘖俳。详该条。
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即苏合香,详该条。
书名。明·张介宾撰。11卷。刊于1624年。本书用图解方式以辅助《类经》注文之不足,故名“图翼”。主要包括运气(卷1~2)和针灸(卷3~11)两部分。前者为有关五运六气学说的论述和图表,共80余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