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桂苓甘露饮

桂苓甘露饮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桂苓甘露饮

药方名称桂苓甘露饮

处方肉桂(半两) 白茯苓(去皮.二钱)白术(二钱)猪苓(二钱)滑石(碾.二钱)寒水石(碾.一两)甘草(炙.一两)泽泻(一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伏暑引饮过度,肚腹膨胀,霍乱吐泻。皆治。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入蜜些少,热汤冷水任调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医学正传》卷二引河间方:桂苓甘露饮

药方名称桂苓甘露饮

处方桂心1两,人参1两,黄耆1两,茯苓1两,白术1两,甘草1两,葛根1两,泽泻1两,石膏1两,寒水石1两,滑石2两(火燃,另研),木香1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伏暑发渴、脉虚。湿热下痢,小便涩少,口渴脉洪大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白汤调下。

摘录医学正传》卷二引河间方

医学启源》卷中:桂苓甘露饮

药方名称桂苓甘露饮

别名桂苓甘露散

处方茯苓(去皮)1两,白术1两,猪苓1两,甘草(炙)1两,泽泻1两,寒水石1两(别研),桂(去粗皮)半两,滑石2两(别研)。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流湿润燥,宣通气液,解暑毒,兼利小水。主饮水不消,呕吐泻利,水肿腹胀,泄泻不能止者。

用法用量桂苓甘露散(《御药院方》卷二)。

摘录医学启源》卷中

《玉案》卷二:桂苓甘露饮

药方名称桂苓甘露饮

处方泽泻1钱2分,猪苓1钱2分,寒水石2钱,桂枝8分,苍术1钱,滑石1钱,甘草1钱。

功能主治伏暑,饮水过多,肚腹膨胀,霍乱吐泻。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玉案》卷二

猜你喜欢

  • 剪红丸

    《永类钤方》卷四:剪红丸药方名称剪红丸别名秦川剪红丸(《奇效良方》卷十六)。处方雄黄15克木香15克槟榔三棱莪术(煨)陈皮贯众(去毛)各30克大黄(春)60克(夏、秋、冬)30克干漆30克(炒烟起)制

  • 羊脂煎

    药方名称羊脂煎处方乱发(灰汁洗去垢腻,烧末)黄连(末)各20克乌梅肉60克 醋80毫升(煎取稠)白蜡2块(棋子大)羊脂1块(棋子大)蜜80毫升制法上七味,入铜器中汤上煎之,不停搅拌,至可作丸时,制为梧

  • 五苓散

    《中国药典》:五苓散药方名称五苓散处方茯苓180g泽泻300g猪苓180g肉桂120g白术(炒)180g性状淡黄色的粉末;气微香,味微辛。炮制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功能主治温阳化气,利

  • 扁鹊三豆饮

    药方名称扁鹊三豆饮处方赤豆1两,黑大豆1两,绿豆5钱,金银花5钱,生甘草1钱。功能主治先兆子痫。摘录《妇产科学》

  • 薯蓣散

    药方名称薯蓣散处方薯蓣90克细辛45克秦艽天雄各60克独活桂心山茱萸各75克功能主治治肝肾不足,风邪上侵,头部牵引,目睛疼痛,偏视不明。用法用量上药七味,捣末下筛。每次9克,用酒送服,一日三次。摘录《

  • 蒲公英粥

    药方名称蒲公英粥处方蒲公英40~60克(鲜品60~90克)粳米50~100克制法取干蒲公英或鲜蒲公英(带根)洗净,切碎,煎取药汁,去渣,入粳米同煮为稀粥,以稀薄为好。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适用于

  • 黄连五苓散

    药方名称黄连五苓散处方猪苓、泽泻、白术、茯苓、陈皮、甘草、黄连、诃子、升麻、木香、藿香、粳米。功能主治内热,或伤食作泻而臭,手足心热,小便赤涩,疮痘红绽焮发者。摘录《痘疹仁端录》卷十一

  • 清肺消炎丸

    药方名称清肺消炎丸处方麻黄、石膏、地龙、牛蒡子、葶苈子、牛黄、苦杏仁(炒)、羚羊角性状为棕褐色的水蜜丸;气腥,味微辛、苦。炮制以上八味,羚羊角、牛黄分别粉碎成极细粉,其余麻黄等六味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羚

  • 加味修肝散

    《银海精微》卷上:加味修肝散药方名称加味修肝散处方羌活防风桑螵蛸栀子薄荷当归赤芍药甘草麻黄连翘菊花木贼白蒺藜川芎大黄黄芩荆芥各30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疏风泻火,祛翳明目。治肝风热毒入脑,眼生翳如萝

  • 老年白带方

    药方名称老年白带方处方黄柏4两,五味4两,杜仲4钱,萸肉5钱,补骨脂3钱,牡蛎(煅)3钱,醋香附8钱,砂仁2钱,川椒2钱,川芎2钱,茯苓2钱,车前子2钱,醋炒艾叶1钱,醋化阿胶5钱,白芍6钱。制法鹿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