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止血丹

止血丹

《全国中草药汇编》:止血丹

药材名称止血丹

拼音Zhǐ Xuè Dān

来源菊科止血丹Emilia sagittata (Vahl)DC.[Gynura sagittata DC.],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散毒,行血。外用治蛇咬伤。

用法用量捣烂敷伤口周围。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止血丹

药材名称止血丹

拼音Zhǐ Xuè Dān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菊科植物止血丹全草。夏、秋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纤细,高约30厘米。叶互生,倒披针形,长5~6厘米,宽1~1.2厘米,先端短尖,基部狭长,全缘,上面绿色,下面紫色;无柄。头状花数枚顿生;总苞钟形;苞片1列,近基部附有数枚小短苞;花全为管状,黄色。瘦果有棱线,冠毛白色。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草坡。

性味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散毒,行血。

复方治蛇咬伤:止血丹适量,捣绒敷伤口。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止血丹

药材名称止血丹

拼音Zhǐ Xuè Dān

英文名all-grass of Sagittate Tasseflower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绒缨菊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milia jauanica (Brum. F.) Roxb. [E. sagittata DC.; e flammea Cass.; Gynura sagittata DC.]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

原形态绒缨菊 一年生草本,高30-70cm。光滑或稍有细毛。基部叶和下部叶椭圆形或匙形,先端圆钝,基部渐狭窄成翼柄;中中叶长椭圆形或椭圆形,有翼柄或无柄,基部成箭耳状围抱于茎;上部叶长椭圆状形或的状披针形,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下延成箭耳状围抱于茎;全部叶片的两面均稍有细毛,啊乳白色,边缘具均匀的微波状锯齿。头状花序直径1-1.5cm,有长梗,成疏松的伞房花丛;总苞筒状钟形,无毛;总苞片线状披针形,长6--8mm,先端渐尖,边缘膜质;管状花冠深红色或金黄色。瘦果呈5棱形,两端平截;冠毛多数,白色,细而粗糙。花期7-11月。

生境分部原产热带地方,现全国各地常有栽培。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散毒,行血。主蛇咬伤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草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红花栝楼

    药材名称红花栝楼拼音Hónɡ Huā Guā Lóu别名栝楼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红花栝楼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chosanthes rubriflos Thorel exCayla.采

  • 臭节草

    药材名称臭节草拼音Chòu Jié Cǎo别名白虎草、松风草、臭草、岩椒草来源芸香科松风草属植物臭节草Boenninghausenia albiflora (Hook.) Meis

  • 尖尾风

    《中药大辞典》:尖尾风药材名称尖尾风拼音Jiān Wěi Fēnɡ别名尖尾峰、起疯晒(《生草药性备要》),赶风晒、赶风帅(《本草求原》),赤药子(《植物名实图考》),赶风柴(《岭南采药录》),大风药(

  • 蠵龟血

    《中药大辞典》:蠵龟血药材名称蠵龟血拼音Xī Guī Xuè出处《纲目》来源为海龟科动物蠵龟的血。原形态动物形态详"蠵龟筒"条。性味①《日华子本草》:"平,微毒

  • 藏报春

    药材名称藏报春拼音Cánɡ Bào Chūn别名年景花、大虎耳草出处藏报春之名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云:"藏报春,滇南圃中植之。叶如蜀葵,叶多尖叉,就根生叶,长柄肥柔。春初抽葶开花,如报春稍大,附下

  • 维特他

    药材名称维特他拼音Wéi Tè Tā英文名Herb of Elongated Screwtree别名野芝麻、野芝麻棵、山芝麻。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长叶山芝麻的全株。拉丁植物

  • 白鸡肫

    药材名称白鸡肫拼音Bái Jī Zhūn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矩圆叶卫矛的根和果。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oblongifolius Loes.et Rehd.采收和储藏:根,全年均

  • 满天星

    《中药大辞典》:满天星药材名称满天星拼音Mǎn Tiān Xīnɡ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泥炭藓科植物细叶泥炭藓的全草。全年可采,阴干。原形态植物体黄绿色或棕色。幼枝于茎顶端集成头状,在生长过程中,逐

  • 灰藋

    《中药大辞典》:灰藋药材名称灰藋拼音Huī Diào别名金锁天(《雷公炮炙论》),灰藜、水落藜(《救荒本草》),灰条(《野菜谱》),灰涤菜(《纲目》),灰蒴、灰苋(《医林纂要》),灰苋菜(《

  • 黄秋葵根

    药材名称黄秋葵根拼音Huánɡ Qiū Kuí Gēn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锦葵科植物刚毛黄秋葵的根。秋季采。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刚毛黄秋葵,又名:桐麻、黄秋葵、野棉花、黄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