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沙枣

沙枣

《全国中草药汇编》:沙枣

药材名称沙枣

拼音Shā Zǎo

别名银柳、桂香柳、牙格达、红豆、则给德毛道[蒙名]、吉格代[维名]

来源胡颓子胡颓子属植物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L.,以果实,树皮入药。树皮四季可才剥,刮去外层老皮,剥取内皮,晒干备用。果实在秋末冬初成熟时采摘晒干。

性味树皮:酸、微苦,凉。果实:酸、微甘,凉。

功能主治树皮:清热凉血,收敛止痛。用于慢性气管炎,胃痛,肠炎,白带;外用治烧烫伤,止血。

果实:健脾止泻。用于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树皮:1~3钱;果0.5~1两;外用适量,树皮煎浓液涂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沙枣

药材名称沙枣

拼音Shā Zǎo

别名银柳、红豆(《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出处《新疆中草药手册》

来源胡颓子科植物沙枣果实。果熟时采摘。

原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5~10米,有时具刺。幼枝银白色,老枝栗褐色。叶矩圆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长4~8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宽楔形,两面均有白色鳞片,下面较密,成银白色,侧咏不显着;叶柄长5~8毫米。花银白色,芳香,外侧被鳞片,1~3朵生小枝下部叶腋;花被筒钟形。长5毫米,上端4裂,裂片长三角形;雄蕊4;花柱上部扭转,基部为筒状花盘包被。果实矩圆状椭圆形,或近圆形,直径8~11毫米,密被银白色鳞片。花期6~7月。果期8~10月。

本植物的树皮(沙枣树皮)、树胶(沙枣胶)、花(沙枣花)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部常生于沙漠地区。分布我国东北、华北及西北等地。

化学成分果实含黄酮类。果肉含糖43~59%(其中20%为果糖),蛋白质约10%,少量鞣质和粘液质

根和地上部分是哈尔满生物碱的良好来源,含有哈尔满、哈尔醇、哈尔明碱等。叶含咖啡酸、绿原酸、新绿原酸、维生素C140~350毫克%、黄酮类。

药理作用从果实制得的胶质、鞣质的浓缩物有抗炎作用;对人工引起腹泻的动物,它能抑制小肠的运动功能,故可用于肠炎。

性味《内蒙古中草药》:"味甘酸涩,性平。"

功能主治《新疆中草药手册》:"强壮,镇静,固精,健胃,止泻,调经,利尿。治胃痛,腹泻,身体虚弱,肺热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沙枣

药材名称沙枣

拼音Shā Zǎo

英文名Fruit of Russianolive

别名四味果、红豆、吉格达。

出处出自《新疆中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胡颓子科植物沙枣、东方沙枣和尖果沙枣的成熟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Elaeagnus angustifolia L.2.Elaeagnum angustifolia L.var.orientalis (L.) Kuntze [E.orientalis L.]3.Elaeagnum oxycarpa Schlecht.

采收和储藏:果实成熟时分批采摘,鲜用或烘干。

原形态1.沙枣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5-10m。枝干受伤后流出透明褐色胶汁。常具亮棕红色硬利,幼枝密被银白色鳞片,老枝鳞片脱落,栗褐色,光滑;皮孔明显,点状横裂。单叶互生,薄纸质;叶柄长0.5-1cm;叶片椭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2.5-8.5cm,宽0.5-2cm,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幼时被具银白色鳞片,后部分脱落,下面银白色,有光泽,密被白色鳞片;侧脉不明显。花1-3朵生于叶腋,两性,稀单性;花被筒呈钟状或漏斗状,先端4裂,外面银白色,里面黄色,有香味;花盘先端无毛;雄蕊几无花丝;花柱长于雄蕊,先端环状弯曲。果实椭圆形,长约1.5,粉红色,被银白色鳞片。花期5-6月,果期9月。

2.东方沙枣 与上种的区别在于:本变种花枝下部的叶片阔椭圆形,宽1.8-3.2cm,上部的叶片披针形或椭圆形,两端钝;花盘无毛或有时微被小柔毛;果实大,阔椭圆形,长1.5-2.5cm,栗红色或黄色。

3.洒果沙枣 本种与前两种的区别在于:叶片窄长圆形至线状披针形;枝具明显的棘针;花盘先端有毛,萼筒漏斗形或钟形;果实较小,长5-10mm,乳黄色或橙黄色。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沙漠地区,耐旱、耐寒,并在沙地、盐渍化土地和村边、田边广泛栽培。

2.生境同沙枣。

3.生于海拔400-660m的戈壁沙滩或沙丘的低洼潮湿地区和田边、路边,野生或栽培。

资源分布:1.分布于华北、西北及辽宁等地。

2.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等地。

3.分布于内蒙古西部、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1)沙枣果实矩圆形或近球形,长1-2.5cm,直径0.7-1.5cm。表面黄色、黄棕色或红棕色,具光泽,被稀疏银白色鳞毛。一端具果柄或果柄痕,另端略凹陷,两端各有放射状短沟纹8条,密被鳞毛。果肉淡黄色,疏松,细颗粒状。果核卵形,表面有灰白色至灰棕色棱线和褐色条纹8条,纵向相间排列,一端有小突尖,质坚硬,剖开后内面有银白色鳞毛及长绢毛。种子1颗。气微香,味甜、酸、涩。

(2)东方沙枣果实宽椭圆形,较沙枣大。

(3)尖果沙枣果实卵圆形或近圆形,较小,1-1.3cm,表面乳黄色或橙黄色。

化学成分沙枣果实含油,其中脂肪酸成分有:棕榈酸(palmitic acid),棕榈油酸(palmitole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e),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亚麻酸(linolenic acid),非皂化部分中有:胡萝卜素(carotene),生育酚(tocophenol)。还含黄酮类成分:异鼠李素(isorhamnetin),异鼠李素-3-O-β-D-吡喃半乳糖甙(isorhamnetin-3-O-β-D-galactopyranoside),另含咖啡酸(caffeic acid)。果汁中含钾、钠、镁、钙、铁、铜、锌、锰。果皮中主合棕榈酸,还含亚油酸、油酸,另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种子及果皮中均含二十九烷(nonacosane)55%以上,种子油中主含业油酸占59.1%以上。

药理作用从果实制得的胶质、鞣质的浓缩物有抗炎作用;对人工引起腹泻的动物,它能抑制小肠的运动功能,故可用于肠炎。

性味味酸;微甘;性凉

归经肺;肝;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养肝益肾;健脾调经。主肝虚目眩;肾虚腰痛;脾虚腹泻;消化不良;带下;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各家论述《新疆中草药手册》:强壮,镇静,固精,健胃,止泻,调经,利尿。治胃痛,腹泻,身体虚弱,肺热咳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卷心菜

    药材名称卷心菜别名圆白菜、莲花白、包菜来源十字花科卷心菜Brassica oleracea L. var. capitata L.,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栽培。化学成分叶含有维生素U样因子,一般认

  • 魔芋

    《全国中草药汇编》:魔芋药材名称魔芋拼音Mó Yù别名蒟蒻、花杆南星、花杆莲、麻芋子、花伞把来源天南星科魔芋属植物魔芋Anorphophallus konjac K. Koch,以

  • 一碗水

    《中药大辞典》:一碗水药材名称一碗水拼音Yì Wǎn Shuǐ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一碗水的根。秋季采挖,晒干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须根簇生,细长。基生叶扁圆形

  • 墨汁鬼伞

    药材名称墨汁鬼伞别名鬼盖、鬼伞、鬼屋、鬼菌、地盖、地苓、一夜茸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墨汁鬼伞Coprinus atramentarius (Bull.)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生于柳及

  • 黑点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点草药材名称黑点草拼音Hēi Diǎn Cǎo别名立竹根、山黄瓜、黄瓜菜、瓜米菜来源百合科油点草属植物疏毛油点草Tricyrtis pilosa Wall.,以根入药。夏秋采挖,

  • 过塘蛇

    《中药大辞典》:过塘蛇药材名称过塘蛇拼音Guò Tánɡ Shé别名水盖菜、崩草(《生草药性备要》),水瓮菜(《本草求原》),水龙(《柳冈杂记》),过江龙(《天宝本草》)

  • 玉蜀黍

    药材名称玉蜀黍拼音Yù Shǔ Shǔ英文名seed of Indian Corn, Seed of Maize别名玉高梁、番麦、御麦、西番麦、玉米、玉麦、王蜀秫、戎菽、红须麦、薏米包、珍珠芦粟、苞芦

  • 龙胡子

    药材名称龙胡子拼音Lóng Hú Zǐ别名龙胡须、旱灵草、岩石松来源蕨类石松科石松属植物龙胡子Lycopodium phlegmaria L.。以全草入药。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散风和血、消肿止痛。用于

  • 五月霜

    《中药大辞典》:五月霜药材名称五月霜拼音Wǔ Yuè Shuānɡ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稀毛香青的全草。6月采收,阴干。原形态多年生小草本,高10~13厘米,具腺毛或绒毛。有根茎。

  • 莱菔缨

    药材名称莱菔缨别名萝卜英、莱菔英来源十字花科莱菔缨Raphanus sativus L.,以地上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消食止渴,祛热解毒。主治胸中满闷,两胁作胀,化积滞,解酒毒。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