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泄脓血

泄脓血

证名。又称便脓血圊脓血。《中藏经》卷上:“小肠实则伤热,热则口生疮,虚则生寒,寒则泄脓血。”泄脓血有因寒因热之别。详便脓血条。

猜你喜欢

  • 亡血家

    指素有出血病史或出血倾向的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慄而振。”

  • 小芭蕉头

    见《四川中药志》。为美人蕉根之别名,详该条。

  • 肾虚泄

    病名。《世医得效方·大方脉杂医科》:“五味子散治五更天明溏泄一次,名肾虚泄。”详肾泄、肾虚五更泄泻条。

  • 李补之

    【介绍】:见李中梓条。

  • 吕樵翁

    【介绍】:见吕熊飞条。

  • 白虎候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即白虎证似痫。详该条。

  • 肝胃不和

    亦称肝气犯胃。肝气郁结,疏泄失常,导致胃失和降。证见胸胁胀满,善太息,胃脘胀满作痛,嗳气吞酸,嘈杂或呕恶,苔薄黄,脉弦等。治宜调和肝胃法。

  • 子户肿胀

    病名。出徐润之《最新三字达生续编》。即妇女前阴肿胀。参见阴户肿痛条。

  • 慈幼新书

    儿科著作。又名《慈幼筏》。12卷,卷首1卷。明·程云鹏撰。刊于1704年。卷首论保产;卷1论小儿禀赋、脏能、脉候及胎症等;卷2小儿杂证;卷3~6小儿痘疮的辨证及治疗方剂;卷7麻疹、丹毒、惊癎、发热等;

  • 佛崖验方

    见广温疫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