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海藻丸

海藻丸

圣济总录》卷一二五:海藻丸

药方名称海藻丸

处方海藻(洗去咸;炙干)3两,槟榔(锉)3两,昆布(洗去咸,炙干)3两,诃黎勒皮3两,文蛤(研)3两,半夏(汤洗7遍)2两,生姜(切,焙)2两,小麦(米醋浸3宿,晒干)3合,海蛤(研)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咽喉中噎闷成瘿。

用法用量每服1丸,含化,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五

圣济总录》卷一二五:海藻丸

药方名称海藻丸

处方海藻(洗去咸,焙)2两,干姜(炮裂)2两,昆布(洗去咸,焙)1两,桂心1两,逆流水柳须1两,羊靥7枚(阴干)。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小弹子大。

功能主治诸瘿瘤。

用法用量每含1丸咽津,不拘时候。

注意忌食五辛、湿面、热物之类。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五

普济方》卷二五○:海藻丸

药方名称海藻丸

处方海藻4两,三棱6两,茴香9两,牵牛1两2钱(炒)。

制法上为细末,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气。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温盐水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五○

普济方》卷二四七:海藻丸

药方名称海藻丸

处方海藻半两(洗,焙干),木香半两,槟榔半两,川椒(去目,炒)半两,甘遂半两,川乌半两(炒,小儿去之,老人用1两),白牵牛2两(取末半两),黑牵牛2两(取末半两),茴香(微炒)3钱,猪苓(去皮)3钱,泽泻3钱,吴茱萸4钱(椒炒)。

制法上为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利大、小便。主奔豚疝气,膀胱小肠气,卵顽肾木及小儿偏坠,一切肾气。

用法用量每服50-100丸,空心盐汤、酒任意下,黄涎下者验。15岁以下小儿,25-50丸。

注意甘草

摘录普济方》卷二四七

《直指》卷二十二:海藻丸

药方名称海藻丸

处方海藻(洗,晒)1两,海蛤(煅)7钱半,松萝7钱半,当归5钱,川芎5钱,官桂5钱,白芷5钱,细辛5钱,藿香5钱,白蔹5钱,明矾(煅)5钱,昆布(洗,晒)5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瘿瘤。

用法用量每次1丸,含咽下。

摘录《直指》卷二十二

《外台》卷八引《范汪方》:海藻丸

药方名称海藻丸

处方海藻半两,木防己半两,甘遂半两,苁蓉半两,蜀椒(去汗)半两,芫花(熬)半两,葶苈子(熬)1两。

制法上为末,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腹中留饮。

用法用量每服10丸。不愈,当增之。

摘录《外台》卷八引《范汪方》

《深师方》引褚仲堪方(见《外台》卷九):海藻丸

药方名称海藻丸

处方海藻3分,麦门冬5分(去心),昆布2分,干姜2分,细辛2分,文蛤2分,桂心2分,蜀椒(汗)2分。

制法上为末,蜜和。

功能主治30年咳,气奔上欲死。

用法用量每服如杏仁许,夜卧1丸,着舌上,稍稍咽汁,尽更着1丸。

注意忌食生葱、生菜等。

摘录《深师方》引褚仲堪方(见《外台》卷九)

《外台》卷二十引《深师方》:海藻丸

药方名称海藻丸

处方海藻1两(洗),水银1两,椒目1两,芒消1两,葶苈1两(熬),大黄1两,甘遂1两(熬),杏仁30枚(去皮尖,熬),桂心1两,附子1两(炮),茯苓1两,大戟1两,松萝1两,干姜1两,巴豆30枚(去心皮,熬)。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水症。腹内胸胁牢强,通身肿,不能食。

用法用量蜜和服如小豆2丸,日3次。不知,稍稍加之。

注意忌食猪肉、大酢、生葱,芦笋

摘录《外台》卷二十引《深师方》

《圣惠》卷三十:海藻丸

药方名称海藻丸

处方海藻1两(洗去咸味),肉苁蓉3分(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牡蛎粉半两,茴香子3分(去苗),木香半两,沉香半分,天雄3分(炮裂,去皮脐),牛膝半两(去苗),硫黄半两(研细)。

制法上为末,入硫黄,都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损,肾阴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盐汤送下亦得。

摘录《圣惠》卷三十

《圣惠》卷四十九:海藻丸

药方名称海藻丸

处方海藻1两(洗去咸味),汉防己1两,甘遂半两(煨微黄),吴茱萸1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川椒1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甜葶苈1两(隔纸炒令紫色),芫花1两(醋拌炒令干)。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酒癖。因酒后饮水,停留于胸膈之间,两胁下痛,短气而渴。

用法用量每服7丸,以温酒送下,日3次。

摘录《圣惠》卷四十九

《圣惠》卷五十一:海藻丸

药方名称海藻丸

处方海藻半两(洗去咸味),汉防己半两,甘遂半两(爆微黄),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川椒半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腹中留饮,宿食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5丸,食前以粥饮送下。以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五十一

《圣惠》卷五十四:海藻丸

药方名称海藻丸

别名牛黄

处方海藻1两(洗去咸味),椒目1两(微炒,去汗),昆布1两(洗去咸味),牵牛子1两(微炒),桂心1两,牛黄1分(研细),甜葶苈2两(隔纸炒令紫色,别研如膏)。

制法上为末,入葶苈搅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水,皮肤肿满,上气喘急,不能眠卧。大腹水肿,气息不通,证候危笃者。

用法用量牛黄丸(《圣济总录》卷七十九)。

摘录《圣惠》卷五十四

《得效》卷三:海藻丸

药方名称海藻丸

处方海藻1两,海带1两,斑蝥28个(去足翅),巴豆28个(去壳完全者)。

制法斑蝥巴豆2味1处,生绢袋盛,用好醋1碗,以瓦铫盛4味同煮,将干,去斑蝥巴豆不用。只将海带2味研细为末,以淡豆豉100粒,以煮药余醋略浸,蒸研为膏,和末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偏坠小肠气。

用法用量每服用麝香少许,朱砂3钱,乳钵细研至无声,却入麝香再研匀为衣,晒干,以新瓦瓶收之。每初服7粒,2服10粒,3服15粒,若未愈,再进2-3服,皆用15粒,乃用盐炒茴香细嚼,空心服,酒吞下。

注意忌食鸭子并酢酱、动气等物。

摘录《得效》卷三

猜你喜欢

  • 黄连曲散

    药方名称黄连曲散别名黄连散处方黄连2两,曲1两。制法上捣筛,薄蜜调。功能主治痔下血。用法用量黄连散(《圣济总录》卷一四一)。摘录《外台》卷二十六引《范汪方》

  • 苍术复煎散

    药方名称苍术复煎散处方红花1分,黄柏3分,柴胡5分,藁本5分,泽泻5分,白术5分,升麻5分,羌活1钱,苍术4两。功能主治寒湿相合,脑右痛,恶寒。项筋脊骨强,肩背胛眼痛,膝膑痛,无力,行步沉重。风湿热痛

  • 苦龙汤

    药方名称苦龙汤处方地龙20条,苦参5钱。功能主治阳明火起发狂,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见妄言。用法用量水煎服。1剂即止狂,不必再服。摘录《辨证录》卷六

  • 化毒丸

    《医学正传》卷六:化毒丸药方名称化毒丸处方片脑麝香各1.5克硇砂朱砂雄黄各6克轻粉1克蝉蜕20枚(洗去土)制法上为细末,新取蟾酥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治疔肿。用法用量每服1丸,放于舌上,取涎而愈。摘

  • 大白再生丸

    药方名称大白再生丸处方阳起石(煨,浸酒酿)、生硫黄、南星(炮)、大附子(炮,去皮脐)等分。制法上为末,用蒸饼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小儿慢脾惊风,常似睡,四肢与口中气温,合睡露睛,或啼泣如鸦声。用法用

  • 佐金丸

    药方名称佐金丸处方片芩180克吴茱萸30克制法上药为末,蒸饼为丸。功能主治清肺热,泄肝火。治肝火胁肋刺痛,往来寒热,头目作痛,泄泻淋闭。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用白术、陈皮煎汤送下。摘录《医学纲目》

  • 法制虾米

    药方名称法制虾米处方虾米1斤(去皮壳,用青盐酒炒干,至香熟为度),真蛤蚧(青盐酒炙脆为度)1对,茴香(青盐酒炒)4两,净川椒4两(同上法制,不可过)。制法上酒须用混浊煮酒2升,带浮蛆酽酒最佳,搅入青盐

  • 降气散

    药方名称降气散处方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巴豆14个。制法上药同一处炒,令巴豆焦赤,取青橘皮捣为细末,巴豆不用。功能主治上气喘急,心胸满闷。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降气汤”、“青皮散”

  • 地榆饮

    《圣济总录》卷一六五:地榆饮药方名称地榆饮处方地榆(锉,焙干)1两,酸石榴皮1两,黄连(去须)3两,当归(锉,炒)2两。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产后赤日痢,久不止,脐腹 (疒丂)痛。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

  • 润喉散

    药方名称润喉散处方桔梗7.5克 粉草3克紫河车12克 香附子9克百药煎4.5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理气解郁,化痰利咽。治气郁夜热,咽喉干燥哽塞。用法用量敷口内。备注方中紫河车,即蚤休,又名草河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