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素问·五常政大论》。指大、小便不通之症。癃,小便不利;闷,通“秘”,大便秘结不通。《内经吴注》卷二十:小便不通为癃,大便不通为闷。”详癃闭、便秘、关格各条。
【介绍】:宋代医生。字孔济。长乐(今福建长乐)人,生平不详。
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卷二。孕妇遍身瘙痒,多系皮中有风。宜用樟脑调酒,或用川椒、艾叶、透骨草、防风、荆芥擦洗之。
病证名。出《灵枢·玉版》。又名声嘶、声喝、声散、声破。为多种咽喉疾患主要症状之一。系指说话声嘶不清,声出不彰。多由肺气闭郁,气道壅遏;或肺肾阴亏,咽喉失养;或由气滞肝郁,气滞血瘀;或痰火湿浊上蒸;或气
元代医官职称。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共2人,以协助太医院高级官员工作,官阶正四品。
见温疫论条。
见《本草纲目》。为马鞭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志》。为莳萝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河北中药手册》。为猪毛菜之别名,详该条。
同解痉。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