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温壮

温壮

病证名。小儿胃肠实热的症状。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①指温温然,热而不甚者。《证治准绳·幼科》:“温壮与壮热相类而有小异,一向热而不止是壮热也。”②《圣济总录》卷一百六十七:“体热多睡名曰温壮。其证大便黄而恶臭者,有伏热也,利下乃愈;若便自下而有醋臭者,有宿食也,当微利损谷乃愈。”温壮多由内有伏热,及挟宿食,以致胃不调和,气机壅涩而成。

猜你喜欢

  • 落井蛾喉

    病名。见《梅氏验方新编》第一集:“……蛾子生在喉窝内,为落井蛾喉。”乳蛾的一种。参见蛾症有关各条。

  • 病名。①指感触秽浊不正之气而出现腹痛,吐泻等症。多见夏秋二季。《痧胀玉衡》卷上:“痧症先吐泻而心腹绞痛者,从秽气痧发者多;先心腹绞痛而吐泻者,从暑气痧发者多;心胸昏闷,痰涎胶结,从伤暑伏热痧发者多;遍

  • 抻(chen 嗔)法

    推拿方法名。即拔法。见该条。

  • 胻骨伤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八十八。胻骨包括胫骨、腓骨。多因跌打、碰撞所伤。可有单断、双断或横断、斜断等。局部肿胀、疼痛,甚则折骨锋穿破皮肉,功能丧失,也可有异常活动及骨声。无移位者,只夹板固定;移位者可在

  • 拉田草

    见《福建中草药》。为合萌之别名,详该条。

  • 气郁血崩

    病证名。属血崩症型之一。多因暴怒伤肝,气乱血动,血失所藏,冲任失调,发为血崩。症见突然阴道下血量多,色紫红有块,烦躁易怒,胸胁不舒。治宜止血以治其标,方用固冲汤;待血量减少后,再以疏肝解郁,方用逍遥散

  • 经信

    出《妇人良方大全》卷一。即月经。详该条。

  • 胃黄

    三十六黄之一。《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胃黄者,吐逆下利,心腹气胀,或时烦闷,不能饮食,四肢无力,若唇口面目舌根黑者,难治。”治用点烙法及服人参散等方。参见黄疸有关条。

  • 喉科心法

    书名。①清·沈善谦撰。2卷。约刊于十九世纪末。卷上为论说,包括病原、诊法和辨证、咽喉、口、舌多种病证的临床特征,善候、恶候及针灸图说等;卷下集录作者喉症经验效方。作者于治疗原则方面,提出“轻、透、、降

  • 女科摘要

    见傅青主女科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