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滞下

滞下

痢疾的古称。见《千金要方》卷十五。因痢下脓血粘腻,排便滞涩难下,故名。《景岳全书》卷二十四:“痢疾一证……因其闭滞不利,故又谓之滞下。”多由湿火、气食积滞所致。《医学入门》卷五:“湿火滞于肠中,故名滞下。”《证治汇补》卷八:“滞下者,谓气食滞下焦。”详痢疾条。

猜你喜欢

  • 石黄

    出《新修本草》。即雄黄,详该条。

  • 堕胎花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凌霄花之别名,详该条。

  • 钉皮

    见《四川中药志》。为刺楸树皮之别名,详该条。

  • 癞蟆皮

    见《中药材手册》。为蟾蜍皮之别名,详该条。

  • 胞气

    胞,同脬,即膀胱。指膀胱的气化功能。《素问·通评虚实论》:“暴痈筋緛,随分而痛,魄汗不尽,胞气不足,治在经俞。”

  • 胃苓散

    即胃苓汤作散剂,治证同。见胃苓汤条。

  • 原生

    出清·亟斋居士《达生篇》。指胎产而言。因其为生人之始,故名原生。

  • 血风劳

    出《世医得效方》卷十五。详见干血痨条。

  • 青藏高原药物图鉴

    民族药学著作。青海高原生物研究所等编。3册。第一二册载植物药309种,原植物378种。第三册载动物药77种。附图较多。重点叙述每种药物的生长分布、采集加工、药味及药用部分。分别于1972年、1976年

  • 楼全善

    【介绍】:见楼英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