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滇南本草》。为瓠子之别名,详该条。
出《灵枢·经脉》。即足少阳胆经。详该条。
【介绍】:见刘瑾条。
出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霍乱。详该条。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上。即蛇腹疔。见该条。证治见指疔条。
腹内拘急,疼痛不舒。《素问·骨空论》:“冲脉为病,逆气里急。”
古病名。指传尸内传至脏者。《外台秘要·传尸方四首》论传尸,以病邪内传五脏,名之伏连。可用朱砂丸治疗。参见传尸条。
即腓腨,详该条。
【生卒】:十三世纪【介绍】:元代医生。字善长。山东滕县人。曾任元世祖忽必烈的侍医。
病证名。见明·万全《育婴家秘》。为小儿心热内盛而致的啼哭。《幼幼集成》:“心热烦啼者,面红色赤,或舌苔白涩,无灯则啼稍息,见灯则啼愈甚。治宜清心除烦,用导赤散加麦冬、灯心;甚者加黄连、龙胆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