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热厥心痛

热厥心痛

证名。指热郁气逆所致的心痛。《活法机要·心痛证》:“热厥心痛者,身热足寒,痛甚则烦躁而吐,额自汗出,知为热也。其脉浮大而洪,当灸太溪昆仑,谓表里俱泻之,是谓热病汗不出,引热下行,表汗通身而出者愈也。灸毕,服金铃子散则愈。痛止,服枳术丸去其余邪也。”《医学入门》卷五:“热痛内因酒食积热痰郁发厥,手足虽冷,而身热甚,则烦躁吐逆,额汗。古玄金散、三味川楝散、莎芎散。甚者大承气汤下之,后服枳术丸。”《证治汇补·心痛章》:“热痛,纵酒嗜辛,蓄热在胃,偶遇寒气,热郁而发。大便不通,面带阳色,痛必作止不常,甚则躁渴吐酸,额上有汗,手足温煖或身虽热而手足寒,谓之热厥。”参见心痛、厥心痛热心痛条。

猜你喜欢

  • 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药物学著作。简称《绍兴本草》。系在绍兴29年(1159年)王继先等奉诏修订刊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参见该条)时所用的书名。现此书仅存各种旧钞的残卷。有1933年日本春阳堂的影印本(残存图卷1~5卷)

  • 干胁痛

    证名。见《区学入门》卷五。《医钞类编·胁痛门》:“虚盛成损,胁下常有一点痛不止,名干胁痛。”《杂病源流犀烛》卷十:“酒色过度,当胁一点痛不止,名干胁痛,甚危,惟大补气血而已。”方用八物汤、补肝散、六味

  • 真心跳

    指不因惊恐等因而自心跳不宁的病症。《张氏医通》卷六:“有真心跳,乃血少,非惊悸也。”详心悸、怔忡条。

  • 使道

    ①指鼻孔和人中沟的部位。《灵枢·天年》:“使道隧以长,……百岁乃得终。”《黄帝内经太素》:“使道谓是鼻孔使气之道。”②气血流通的道路。《素问·灵兰秘典论》:“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

  • 眼弦赤烂

    病名。出《银海精微》。又名风弦赤眼、风弦赤烂、睑弦赤烂、烂弦风睑,俗称烂眼皮。多由脾胃蕴结湿热,复受风邪,风与湿热相搏,结于睑缘而发。症见胞睑边缘红赤溃烂,痒痛并作,或见睫毛脱落,甚至睑缘变形。相当于

  • 胎倦

    病名。见《郑氏女科秘传万金方》。指孕后倦怠,疲乏无力。多因孕后气血两亏,又因血聚养胎,母血益虚,以致四肢无力,遍身酸懒,羸瘦倦怠,不思饮食,精神短少,形容憔悴。宜补气养血。用八珍汤。

  • 眼明草

    见《履岩本草》。为千里光之别名,详该条。

  • 戴同父

    【介绍】:见戴启宗条。

  • 筋蒸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 蛇头蓼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赤胫散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