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臑会,见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马鞭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南本草新编》。为翅茎香青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攒竹,见该条。
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天津南开医院)。乌贼骨15克,川楝子、延胡索、赤芍药各9克,桃仁6克,蒲黄3克。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服一丸,日二至三次。治瘀血型溃疡病,症见痛有定处,痛如针刺,
即月经。出《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轸式》。
经穴别名。出《医学正传》。即大敦,见该条。
指脾虚导致内湿阻滞的病机。脾主运化水湿,为胃行其津液,脾虚则运化功能低下,引起水湿停滞;水湿的停滞,又反过来影响脾的运化。症见饮食减少、胃脘满闷、大便溏泻,甚或恶心欲吐、口粘不渴,或渴喜热饮、肢体困倦
出《广志》。为苹果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汪光爵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