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犹见三光

犹见三光

古代眼科术语。《龙树菩萨眼论》指日、月、火为三光。犹见三光是指视力严重减退,尚存光感。历代眼科对视力严重减退者,常以能否看见三光,辨别患眼有无光感,衡量睛珠已经混浊的内障患眼是否适用金针拨障,并以此推测眼病的预后。如《秘传眼科龙木论》:“瞳人里有障翳,乍青乍白,不辨人物,犹见三光,此眼宜令金针拨之。”《张氏医通》卷八:“能睹三光者可治,若三光已绝,虽龙树复出,亦难挽回。”

猜你喜欢

  • 足少阴疟

    病名。指疟发于足少阴者。《素问·刺疟篇》:“足少阴之疟,令人呕吐甚,多寒热,热多寒少,欲闭户塞牖而处,其病难已。”治宜先用人参白虎汤,次用鳖甲牛膝汤等方。参见三阴经疟条。

  • 云钩莲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胖血藤之别名,详该条。

  • 疾医

    周代官方卫生机构分科之一种,又指该科医生。据《周礼·天官》记载,周代医学分科有食医、疾医、疡医、兽医等几种。疾医大体相当于现在的内科医生。

  • 白昼青盲证

    眼科病证。路际平《眼科临症笔记》:“二目不疼不赤,瞳孔无异常人,外视如无病,但夜明而昼昏。”类今之昼盲,详黑夜精明证条。

  • 痰饮食不消

    病证名。痰饮内停而引起的食物不能消化。《诸病源候论》卷二十:“此由痰水结聚,在胸府膀胱之间,久而不散,流行于脾胃,脾恶湿,得水则胀,胀则不能消食也。或令腹里虚满,或水谷不消化,或时呕逆,皆其候也。”治

  • 地菅

    出《名医别录》。为白茅根之别名,详该条。

  • 传经

    指伤寒六经病的传变,病邪从一经传入另一经的证候。《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伤寒论大全·辨张仲景伤寒论》:“盖风寒之初中人

  • 产后伤食

    病证名。见《傅青主女科》。指产后饮食不节,损伤脾胃,症见脘腹满闷,嗳腐吞酸,大便酸臭。治宜清补兼施。方用生化汤加消导药。伤面食加神曲、麦芽;伤肉食加山楂、砂仁;伤生冷加吴茱萸、肉桂;虚者加人参、白术或

  • 青蛇毒

    病名。见《外科大成》卷二。又名青蛇便。由肾经虚损,湿热下注所致。初起小腿肚结块长约二、三寸,色青紫,肿硬疼痛,头大尾小,形如青蛇,全身可出现憎寒壮热。蛇头向下者,毒轻而浅,急刺蛇头半寸或一寸,出紫黑血

  • 一串钱

    ①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大金钱草之别名。②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连钱草之别名。各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