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循经考穴编》作鱼肠。即承山,见该条。
见《草药手册》。为木芙蓉花之别名,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即榆白皮,详该条。
病证名。《活幼心书》:“先泻而后吐者,乃脾胃虚冷,其候先泻白水,或白冻,吐亦不多,口气缓而神色慢,额前有汗,六脉沉濡,此为冷也。”治宜温中,用理中汤。
见《生物学通报》(3):1958。为金钱白花蛇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梁翰芬《眼科讲义》。即睥肉粘轮。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通城虎之别名,详该条。
火头痛的别称。《医林绳墨·头痛》:“有心烦头痛,病出于耳,其络在于手足少阳二经。其症自耳前后痛连耳内,痛甚则心烦。治宜黄连、山栀之属,泻之则愈,此为火热之头痛也。”详火头痛条。
尿道外口。
病证名。癖疾之一。见《普济方》卷三百九十一。指食滞不化,积聚成癖,潜匿于右胁间者。其癖按之若无物,有时而痛,如觉有物,外症寒热如疟,多惊叫。宜以消食化癖为治。参见乳癖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