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明辨
见广温疫论条。
见广温疫论条。
出《广西通志》。为含羞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足阳明经经气逆乱的病候。《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呻,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
病名。即指胸痹。见《症因脉治》卷三。详胸痹条。
同肾阳虚衰。详该条。
出《难经·三十五难》。即胆。因胆所贮藏的胆汁清而不浊,故名。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芸香草之别名,详该条。
即原气。详该条。
即牙宣。详该条。
舌中黑无苔而干燥。为津液受伤而胃有虚火之象,宜清热养阴生津(见《伤寒舌鉴》)。
病名。见《外科大成》卷二。又名臂风毒。指生于臂肩髃穴处的痈。由风邪深袭骨缝,与湿稽留,化热而成。初起高肿色赤,小者如杏,大者如桃,痛连肩臑,更兼拘急。初起可用汗法,服蠲痛无忧散。若不消,治法参见外痈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