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白翳

白翳

眼科病证。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翳之色白者称白翳。详翳条。

猜你喜欢

  • 重阳必阴

    阳气重叠过甚,必然向对立的阴气方面转化。参重阴必阳条。

  • 寿台骨伤

    病名。脑骨伤之一。出《医宗金鉴》卷八十八。寿台骨又名完骨,即乳突骨。多由跌打所致。如震伤耳内流血水者,可配合导气通瘀锭,棉裹塞耳内。余证治参见脑骨伤条。

  • 收靥

    痘至收靥,为毒尽将愈的证候。清·翟良《痘科类编释意》:“痘至九日、十日之间,脓浆满足而色苍蜡者,必发热熏蒸,此回浆之候也,俗名谓之烧浆,又谓之干浆。盖真阳运化,其水自消烁而收靥矣。若及时回浆,当靥而不

  • 嘉庆子

    出《两京记》。为李子之别名,详该条。

  • 少阴之阴

    出《素问·皮部论》。少阴经之阴络。名枢儒,详该条。

  • 虎口百丫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即虎口疔。见该条。

  • 洪金鼎

    【介绍】:清代医家。字玉文。金川(属浙江)人。撰有《盘珠集胎产全集》、《医方一盘珠》(1749年刻行)等书。

  • 伏暑伤寒

    病名。一名伏暑兼寒、伏暑晚发。《通俗伤寒论·伏暑伤寒》:“夏伤于暑,被湿所遏而蕴伏,至深秋霜降及立冬前后,为外寒搏动而触发。邪伏膜原而在气分者,病浅而轻;邪舍于营而在血分者,病深而重。”详伏暑条。

  • 小粒蒿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一叶萩之别名,详该条。

  • 赵泉

    【介绍】:三国时吴国医生。曾为当时丞相顾雍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