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燥法之一。治疗大肠燥热而便秘的方法。患者大便干结、口臭唇疮、面赤、小便短赤,苔黄燥,脉滑实,用麻仁丸。
出《南越笔记》。即含羞草,详该条。
【介绍】:见刘防条。
见《中国动物图谱·鱼类》。即鳗鲡鱼,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BL21。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胃之背俞穴。位于背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一说“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布有第十二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肋
出《滇海虞衡志》。为甜橙之别名,详该条。
见濯之《胎产须知》。即胀后产。详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即胎水肿满。详该条。
书名。清·尤怡撰。原系抄本,后收入《柳选四家医案》。柳宝诒予以分门汇辑,并加按语。包括内伤杂病、伏气、外感、外疡、妇人等32门。案语明确,说理简要。尤氏善用经方,灵活化裁,对复杂病机善于分清标本缓急,
见宋若昂《胎产珍庆集》。即恶阻。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