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盘龙七

盘龙七

《中药大辞典》:盘龙七

药材名称盘龙七

拼音Pán Lónɡ Qī

别名石白菜、地白菜

出处《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秦岭岩白菜根茎。全年可采。去须根,晒干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50厘米,全体平滑无毛,根茎粗壮,匍匐,圆柱形。叶基生,具柄,近肉质,有光泽,圆形或宽卵状圆形,长5~35厘米,宽3~30厘米,基部近圆形或偶略作楔形,边缘具钝齿或不明显牙齿,几全缘叶脉明显。圆锥状聚伞花序顶生,具多数花;花瓣5,淡红色;雄蕊10;子房基部2室,顶部1室,胚珠多数,蒴果2瓣裂。

生境分部生于湿润的悬岩上。分布陕西等地。

性味味涩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补脾健胃,收涩固肠,除湿利水,活血。治急慢性肠胃炎,浮肿,崩漏,白带,淋症,痢疾,黄水疮,秃疮,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外用: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浮肿:盘龙七、竹根七各一钱,老龙皮、红石耳鹿衔草金丝带各二钱,羌活三钱,木通八分。水煎服。

②治泻痢后肠胃虚弱:盘龙七、红石耳各五钱,朱砂七三钱,黄精二钱。水煎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盘龙七

药材名称盘龙七

拼音Pán Lónɡ Qī

英文名rhizome of Scopulosus Bergenia

别名石白菜、地白菜。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秦岭岩白菜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genia scopulosa T.P.Wang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除去杂质,切片晒干。

原形态秦岭岩白菜多年生草本,高5-50cm。全体平滑无毛,根茎粗壮,延伸,直径2.5-4cm,沿石壁缝隙匐生,半暴露;密被粟褐色鳞片和叶柄鞘的残余。叶基生,叶柄长1.5-13cm,托叶鞘无毛;叶片近肉质,有光泽,圆形或宽卵状圆形,长5-25cm,宽3-22cm,先端钝圆,基部近圆形或略作楔形,边缘具锯齿或不明显齿,有时近全缘,两面具腺窝;叶脉明显。花茎长10-20cm,光滑,中部以上具1披针形苞叶;圆锥聚伞花序顶生,具多数花,分枝,几造先叶开放;花萼钟状,5深裂,紫红色,多脉;花瓣5,有深紫色脉纹,先端钝,基部有爪;雄蕊10;子房卵球形,无毛,基部2室,先端1室,花柱2,柱头大,盾状。蒴果2瓣裂。花期4-5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0-3600m的湿润的峭壁石崖缝隙中。

资源分布:分布陕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近圆柱形,一端稍细,直径2.5-4cm。表面褐色,密被褐色鳞片及残存叶鞘,并可见棕红色细根痕。质坚硬,难折断,断面棕红色,显粉性。气微,味涩、微苦。

化学成分根茎含岩白菜素(bergenin)。

性味涩;微苦;平

归经肺;脾;肝;膀胱经

功能主治补益脾胃;收涩固肠;利水活血。主急慢性肠胃炎;浮肿;崩漏;白带;淋症;痢疾;黄水疮;秃沧;疥癣

用法用量内报:煎汤,6-9g。外用:适量,研未调敷。

复方①治浮肿:盘龙七、竹根七各一钱,老尤皮。红石耳鹿衔草金丝带备二钱,羌后三钱,木通八分,水煎服。②治泻痢后肠胃虚弱:盘龙七、红石耳各五钱,朱砂七三钱,黄精二钱。水煎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百部

    《中药大辞典》:小百部药材名称小百部拼音Xiǎo Bǎi Bù别名门冬薯(《南宁市药物志》)。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石刁柏的块根。2~3月间,挖取生长2~3年的地下块根,洗净泥土

  • 麒麟尾

    《中药大辞典》:麒麟尾药材名称麒麟尾拼音Qí Lín Wěi别名狮尾草(《岭南采药录》),蓬莱蕉、龟背竹(《广州植物志》),羽叶藤、过山标(《广西药植名录》),上树百足、上树蜈蚣(

  • 胎生铁角蕨

    药材名称胎生铁角蕨拼音Tāi Shēnɡ Tiě Jiǎo Jué英文名Plane-stem Spleenwort别名凤尾草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印度铁角蕨的全草

  • 一口红

    药材名称一口红拼音Yì Kǒu Hónɡ英文名Herb of pedunculoside别名一口血。出处始载于《湖北中草药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冬青科植物长梗冬青的叶和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le

  • 半夏曲

    药材名称半夏曲拼音Bàn Xià Qǔ出处《韩氏医通》来源为半夏加面粉、姜汁等制成的曲剂。制法①取生半夏、法半夏各半,研成粉末。每斤用生姜8两洗净捣碎绞汁,同面粉4两,和温开水调成

  • 猪仔笠

    《全国中草药汇编》:猪仔笠药材名称猪仔笠拼音Zhū Zǎi Lì别名地草果[云南]、毛瓣花、岗菊、雀脷珠、山葛来源豆科毛瓣花属植物猪仔笠Eriosema chinense Vogel,以块根

  • 飞扬草

    药材名称飞扬草拼音Fēi Yánɡ Cǎo别名大飞扬、大乳汁草、节节花来源为大戟科大戟属植物飞扬草Euphorbia hirta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洗净、晒干。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5

  • 苦楝寄生

    药材名称苦楝寄生拼音Kǔ Liàn Jì Shēnɡ别名相思树寄生、酸柚寄生、黄皮寄生、槐花寄生、枇杷寄生、桑寄生、梨寄生(《广西药植名录》),松树桑寄生(《海南植物志》)。出处《

  • 水草乌

    药材名称水草乌拼音Shuí Cǎo Wū别名云南紫草乌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马耳山乌头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delavayi Franch.原形态马耳山乌头,多年生草本,高

  • 漏斗菜

    药材名称漏斗菜拼音Lòu Dǒu Cài别名血见愁(《东北药植志》)出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小花耧斗菜或尖萼耧斗菜的带根全草。6~7月间采收,晒干。原形态①小花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