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顾观光条。
【介绍】:见万全条。
病名。见《东医宝鉴》卷四。详胞痹条。
骨名。指构成眼眶的诸骨。《伤科汇纂》:“两眼眶骨,即左右睛明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睛明骨,即目窠四围目眶骨也。”
指阴阳失调,阳盛阴衰,阴精不能涵敛阳气而致阳气亢越的一种病理状态。《脾胃论·卷中》:“此病阳亢,乃阴火之邪滋之。”
五不女之一。纹同文。指阴道狭窄,影响性交与生育。又名石女。明·万全《广嗣纪要·择配篇》:“阴户小如筋头大,只可通,难交合。”
证名。出《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指大病后因体虚而多汗。参病后多汗条。
①《证治准绳·类方》第一册方。黄连二钱,黄柏、栀子、玄参各一钱,黄芩、知母各一钱五分,石膏三钱,甘草七分。水煎服。治伤暑发热。②见《伤寒总病论》卷五。即石膏汤第一方,见石膏汤条。
十五络脉之一。《灵枢·经脉》:“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去腕二寸,外臂,注胸中,合心主。”脉从腕后2寸的外关穴处分出,绕行臂膊外侧,向上进入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合。本脉发生病变,实则肘关节挛缩不伸;虚则
证名。指牙齿由白色变为黄黑色。多因肾虚所致。《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夫齿者,骨之所终,髓之所养。若肾气虚,风邪冷气客于经络,髓虚血弱,不能荣养,故骨枯燥无润泽,令齿黄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