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紫菀散

紫菀散

太平圣惠方》卷六:紫菀散

药方名称紫菀散

处方紫菀30克(洗,去苗、土)桔梗30克(去芦头)茅根60克(锉)甘草15克(炙微赤,锉)川大黄30克(锉碎,微炒)川朴消30克木通30克(锉)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清肺泄热,化痰止咳。治肺脏壅热,心胸满闷,嗽逆食少,大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二:紫菀散

药方名称紫菀散

处方紫菀30克(洗,去苗、土)麻黄30克(去根、节)贝母22克(煨微黄)大腹皮22克(锉)杏仁22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赤茯苓30克桑根白皮30克(锉)猪苓30克(去黑皮)槟榔30克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治上气,发即不得眠卧,心腹胀满,喘急不能食,身面浮肿。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50毫升,加生姜4克,煎至,175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二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九:紫菀散

药方名称紫菀散

处方紫菀30克(去苗、土)汉防己15克 桂心15克细辛15克槟榔22克 赤茯苓15克桑根白皮15克(锉)大腹皮15克(锉)枳壳15克(麸炒微黄,去瓤)甜葶苈15克<微炒)木香15克甘草15克(炙微赤,锉)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治产后风虚,遍身浮肿,上气喘咳,腹胁妨闷,不思饮食,四肢少力。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4克,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九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紫菀散

药方名称紫菀散

处方紫菀15克(炙,去苗,土)贝母15克(煨微黄)款冬花7.5克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止咳化痰。治小儿咳嗽。

用法用量每次以清粥饮调下少许。每日三四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

卫生宝鉴》(《济生拔粹》本)引海藏:紫菀散

药方名称紫菀散

处方人参紫菀知母贝母桔梗甘草五味子茯苓阿胶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肺虚咳嗽,唾中有脓血,及肺痿变痈者。

用法用量生姜,水煎服。

摘录卫生宝鉴》(《济生拔粹》本)引海藏

猜你喜欢

  • 劫痰方

    药方名称劫痰方处方青黛3钱,辰砂1分,雌黄1钱,雄黄1钱,明矾1钱,信石1钱(并生用)。制法上为末,淡豆豉100粒,汤浸去壳,研入膏,入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劳嗽。哮喘痰涌。用法用量临卧冷茶吞

  • 九生丸

    药方名称九生丸处方半夏、南星、大草乌、川芎、白芷、硬石膏、细辛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生韭汁、飞罗面为丸。功能主治头风。用法用量每服10丸,生姜汤送下。摘录《普济方》卷四十六

  • 姜草汤

    药方名称姜草汤处方甘草(炒)1钱,干姜1钱。功能主治阴乘于阳,寒而呕血。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校注妇人良方》卷七

  • 附子当归丸

    药方名称附子当归丸处方当归3两,芍药2两,附子1两,白术1两。制法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风冷在肠胃,下血,手足冷而脉微小。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米饮送下。未效,加至50丸。摘录

  • 咳逆丸

    药方名称咳逆丸处方花椒(微炒出汗,去自)。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呕逆。用法用量每服15丸,醋汤送下。摘录《回春》卷三

  • 截毒散

    药方名称截毒散处方穿山甲(用蛤粉炒焦,取甲)1两,木香半两,白丁香1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发背痈疽,未有赤肿大痛。用法用量每服2字,栝蒌酒调下,不拘时候。摘录《普济方》卷二八四

  • 瓜皮煎

    药方名称瓜皮煎处方西瓜青皮1两,绿豆青皮1两,肉蔻3钱(炒去油)。功能主治因伤热而泻。摘录《医门八法》卷二

  • 芦荟消疳散

    药方名称芦荟消疳散别名芦荟消疳饮处方芦荟5分,胡黄连5分,石膏5分,羚羊角5分,栀子5分,牛蒡子5分,银柴胡5分,桔梗5分,大黄5分,黑参5分,薄荷4分,甘草3分。功能主治走马牙疳,牙根作烂,随变黑腐

  • 甘寒补气汤

    药方名称甘寒补气汤处方人参1钱,麦冬1钱,黄耆(蜜炙)1钱2分,白芍1钱(酒炒),甘草(炙)7分,生地黄2钱,牡丹皮8分,淡竹叶(鲜者,取汁少许,更炒干者)7分。功能主治中寒服药后,诸证尽除,但经络间

  • 归术保产汤

    药方名称归术保产汤处方当归(酒洗)1钱5分,川芎1钱,白芍(酒洗)1钱,熟地黄(酒蒸)1钱,白术(去芦,炒)1钱,甘草(炙)3分,白茯苓(去皮)1钱,陈皮8分,干姜(炒黑)8分,香附米(重便炒)1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