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四川中药志》。为刺楸树皮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太平圣惠方》卷六十四。即乳痈。见该条。
经穴名。代号GB18。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阳维之会。位于头顶部,当瞳孔直上入发际4.5寸处;或于头临泣后4寸取穴。另说在入发际三寸五分(《备急千金翼》);入发际五寸(《针灸大成》)
见《本草汇言》。为野料豆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选条。
见《食疗本草》。即榆实,详该条。
见《广西中草药》。为山扁豆之别名,详该条。
即营气。《素问·逆调论》:“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参营气条。
病证名。指小儿突然昏迷,气粗息促。因病势急骤凶猛,正气不能支持,邪毒痰热内陷心包,阻塞内闭所致,故称。详小儿昏迷条。
指牙齿受牙龈裹护的部分。《奇效良方》卷六十二:“外板则为牙,内床则为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