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经行身痛

经行身痛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多因风寒表邪郁阻经络营卫失调,或因失血过多,筋脉失养所致。症见经行时或经行前后,身体疼痛发热恶寒。若身痛而胀,无汗者为表实,宜发散表邪,用麻黄四物汤;若发热恶寒,身痛不胀而有汗者,为表虚,宜调和营卫,用桂枝四物汤;若无寒热表症而身痛者,为血脉壅滞,阻塞不通所致,宜疏通经脉,用四物汤加羌活、桂枝,以使血脉通利,疼痛自止。若在经行之后,或因失血过多而身痛者,为血虚不能荣养筋脉,宜补血荣筋,用黄芪建中汤补益血脉。

猜你喜欢

  • 红中黑斑舌

    亦称生斑舌。全舌纯红有小黑斑点。多见于瘟疫热毒陷于阳明之候。兼见壮热、烦渴,继而透发斑疹,急用透疹解毒,待斑疹出后,则用凉血解毒化斑(见《伤寒舌鉴》)。

  • 劳役痢

    病名。指痢疾之因劳累过度所致者。见《症因脉治·痢疾论》。多因生活无节,劳力过度,或饥饱不匀,负重远行,营伤卫损,血渗大肠所致。其症痢下纯血,或腰痰背楚,胁肋作痛,四肢倦怠,嗜睡减食。节劳稍缓,劳重即发

  • 生斑舌

    即红中黑斑舌。详该条。

  • 里实

    又称内实。①指外邪化热入里,结于胃肠,出现壮热、烦渴、腹痛、便秘等腑实证候。②泛指人体内部气血郁结、停痰、食滞、虫积等。

  • 血心痛

    病证名。指瘀血所致的心痛。《证治汇补·心痛章》:“血痛,若跌扑损伤或平日喜食热物,以致死血留于胃口,时痛时止,或饮汤水下咽即呃。痛时从上而下自闻唧唧有声,搔抓无措,眠卧不稳,心下如刮,上连胸臆。乃积血

  • 驴耳朵菜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紫菀之别名,详该条。

  • 西方子明堂灸经

    灸法专书。8卷。元·西方子(姓名不详)撰。元初刊行。本书主要论述全身腧穴的灸法主治。各卷分绘正面、侧背面、侧(伏)面的腧穴图和各腧穴的部位、主治病症及灸法等,收集资料颇多。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附:

  • 舒氏伤寒集注

    书名。简称《伤寒集注》。10卷。清·舒诏编撰。刊于1750年。作者为喻嘉言再传弟子,于《伤寒论》注家中推崇喻氏《尚论篇》,但又认为“其间遗义尚多”,遂以此书为基础,“参考百家,征以症治”(见自序)予以

  • 小儿脾病证治

    儿科五脏病证治之一。脾恶湿,故病多体重,困倦多睡,不思饮食,泄泻。热证则目内黄,尿黄。口疮口臭,烦易饥,宜泻脾胃蕴热,用泻黄散。寒湿困脾,脘腹胀满,泛恶欲吐,食纳减少,消化不良,苔白脉缓。宜芳香化湿,

  • 重订绮石理虚元鉴

    见世补斋医书条。